“諸位大人,臨仙臺修建一事,也有在下的功勞。”高立忠一開口,就像是一鍋湯裡,突然看見一顆老鼠屎一樣讓人膈應。
眾人嫌棄的看了他一眼,並不接他的話,這人雖然也算是立了功,但那諂媚的模樣還是讓人看著不爽快。
“此事高大人確實也算立了些許功勞,若無高大人親自監督臨仙臺不能修建的這麼快。”見大家都不說話,尉文華溫聲說道。
雖然他也看不慣對方的行為,但對方確實也有些許功勞。
“尉大人謬贊了。”得到對方的認可,高立忠笑呵呵的說道,心中像三伏天喝了一口冰水一樣渾身舒暢。
安景之換好衣服回到殿前時,正好聽見高立忠在吹牛。
“我當時就奇怪,為什麼這臨仙臺修的好好的,陛下突然就說越高越好,不需要管模樣如何了。”
“大家也看到了吧,臨仙臺下面幾層跟上面幾層完全就是兩副模樣。”
“陛下肯定也是料敵先機知道來不及了,只能顧一頭了。”
“能修這麼高也是家傳之學,大家謬贊了。”
聽到這裡安景之想到了高立忠的用法。
古代的建築要想修得又高又穩,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他們打地基沒有現代社會那麼方便。
像高立忠這樣能修到十幾層樓這麼高的高度,而且後面幾層還是趕工的情況下,修的那麼穩固,這是建築人才呀。
這要是放到現代社會,多少也是個有名的建築學家。
在君王身邊當一個拍馬屁的佞臣,可惜了。
……
“什麼?”高立忠呆愣在原地,哭喪著臉:“陛下,臣做錯了什麼嗎?”
明明他應該算是立功了,為什麼陛下要把他發配到洪城去。
山高水遠,又窮又偏的洪城,哪裡比得上人傑地靈的國都!
剛才跟高立忠說了幾句話,對對方印象改觀不少的大臣面色露出一絲不忍。
洪城,顧名思義洪水之城,此處地勢偏遠,當地多雨,經常發生洪水,當地百姓困苦不安。
“你莫不是以為朕在發配你?”
高立忠勉強擠出一絲微笑,那臉上的表情彷彿在說,難道不是嗎?
“高立忠,”安景之道:“朕知你家學淵源,對於建築知識頗為精通。”
高立忠恨不得給自己幾個嘴巴子,叫你多嘴,這下好了吧,剛才肯定讓陛下聽見了!
雖然對方是一個奸佞之臣,善於拍馬屁,大惡之事目前還沒做,但小惡不斷,要是能解決洪城的洪水問題,也算對方將功贖罪。
他不是原主自卑的性格,不需要這種人來捧他。
安景之希望對方能夠心甘情願的去做事,而不是磨洋工,他最清楚這些人想要的是什麼,直接打蛇打七寸。
他道:“洪城的洪水泛濫,若你能夠解決,高立忠之名,將名留青史,朕會讓尉大人親自寫一篇文章,史官也會記載你的事跡。”
尉文華愣了一瞬,立刻拱手說道:“若高大人真能解決洪城百姓困苦百年之事,臣願提筆。”
尉文華是天下少有的大儒,有他提筆,相當於是為高立忠頌名。
高立忠祖上就是給宮中專門修建宮殿的,後來發達,這才成為官宦之家,但跟那些文人世家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不受待見。
求不了名,他就只能求利求財。
是因為他不想求名嗎?能夠在史書上留下一筆,幾乎是每個讀書人的畢生追求。
不說他自己得利,對於後輩子孫也能有些許的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