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他每年都會去舉報安景之,也算是一個知名人物,或許暗中還有國家派的人在保護著,在他不同意的情況下,境外勢力不可能把他帶出去。
他因為發現真相導致聲音有些顫抖,自言自語道:“楊明江,你用一輩子的科研前途,成為安景之的煙霧彈?”
對上了對上了,全部都對上了。
所以安景之上一世在鑽探機成功之後的表現都十分平庸。
每個專案都是那種聽起來就非常假大空又耗費海量資源的研究,而且幾乎是十年起步的專案。
明面上自然沒有任何産出,那麼私下呢?私下裡是不是也像他們防著間諜的窺視一樣,以別人的手,推進科技進步?
郭定輝細想那幾年,似乎華國在那十幾年裡確實進入到科技快速發展階段,每年推出的民生科技都源源不斷。
眾所周知,能夠推出民用,那必然是軍方已經有了更好的更優的。
事實上,只是人才和資源累積到一定程度後産生的厚積薄發而已。
只是郭定輝已經先入為主,因此才才誤打誤撞産生了這種想法。
但他心中還有一個很深的疑慮。
既然安景之並非浪得虛名之人,甚至還需要用這種自汙的方式保護自己。
那他的能力科研能力肯定足以抵得上一個國家的力量。
可上一世對方為什麼會留下了那麼多誤導性的科研方向,浪費了國家十幾年的發展?
郭定輝無從得知。
但在想通這些關鍵點之後,他已經不能再像之前一樣篤信安景之就是一個國賊。
雖然心裡還有一個疑問,但心中的天平已經倒向安景之。
郭定輝覺得只有安景之忍辱負重,故意背負這樣的形象才符合所有的邏輯。
“我就說嘛,一個國家怎麼可能會被某個科研學者騙呢?”
郭定輝的想法固然正確。
可他忘了,那個科研學者他開了掛,而且地基打得十分深厚。
……
想清楚其中的關鍵點後,郭定輝只有兩個目的。
第一,一定要活得足夠久,只有活得足夠久,他才能找到國家被誤導十幾年的真相。
第二,他也想成為“代言人”,為王前驅。
剛開始做不做打雜的工作他並不在乎,反正他就在實驗室裡面,早晚能查清真相。
但現在大部分真相已經清晰,郭定輝不願再做這些邊角料。
他有未來幾十年的經驗和見解,他不願意浪費。
有了他這幾十年的經驗和見解,雖然只是滄海一粟,但是也能為國力增長,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