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他這個程度,能遇到好的劇本,就算不為了賺錢,他也願意去演。
與其說是對方說服他零片酬出,不如說是他自己願意被說服。
合同敲定後他第一時間給竇老師打了電話,話語中都是欣賞。
竇松華顯然也很高興促成了這次的合作。
接下來的時間,把手上的事情處理完後,帶上助理趕赴對方說的小安村。
縱然心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真到那地方時他還是有些心驚。
也更加明白為什麼對方想靠拍電影捧紅小安村擺脫貧困了。
除此之外,就連他也想不到什麼更好的方法了。
沒有資源,沒有景色,沒有産品,路也難走,幾乎是九曲十八彎的程度。
一路顛簸,他心中倒也不算憤懣,只是助理的表現讓他有些不高興。
好在這個師弟不是個斤斤計較的,為人寬容和善。
這個認知在他到村莊門口時被打破了。
很難想象滿臉皺紋,幾乎都要靠拄著柺棍走路的老人,拿著鋤頭還能虎虎生威的把年輕人打趴下。
要不是這是現代社會,他幾乎以為自己進入了什麼土匪窩。
胡成明承認,在得知貸款情況後,那一瞬間他確實有了一絲的後悔。
還好心中的誠信讓他堅持下來,否則他如何能有機會參演這部斬獲金虎獎最佳影片獎的電影?
這成為了他從業幾十年來代表作之一。
更是讓他與這位師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還記得當年獲獎回來時,對方說他早晚有一天也能在那裡成為主角。
他沒想到居然來得這麼快。
五年後,他堂堂正正的站在了金虎獎獲獎臺上,他拿到了最佳男主角的獎杯,達到了此生最高成就,這一年,他五十歲。
也是他第二次跟這位師弟合作。
他見證了師弟從無人知曉的新人,一步一步走到了行業最高峰。
但這位師弟也像他剛獲獎回來時第一次接受採訪一般。
一直保持著初心。
他不僅帶領著小安村脫貧了,甚至覆蓋到周圍的村莊。
整個縣因為安景之已經成為了跟豎店旗鼓相當的著名影視基地。
更是親力親為,參與各種慈善事業。
後來小安村的起家過程被人寫了出來,想要以此為原型拍攝電影。
有人找到他這邊,希望透過他介紹神龍見尾不見首四處做慈善的安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