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榮和安玉平的書童幫忙過來帶人看房,還有一些是安玉平介紹過來的。
來京城的學子越來越多,安玉平參加宴會時拉了不少客人,房子越來越難租,雖說這種大雜院他們也不太願意住。
但是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起碼比他們目前住的好,否則他們也不會過來看房子,多數人還是選擇留下。
有些一個地方來的同鄉直接包下一間院子,平日裡還可以互相探討學問。
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安景之租的大雜院全部脫手。
甚至他還遇到找上門來的那個張兄,被他藉口租完了打發走了。
還有一間花了十五兩銀子租的院子已經漲到二十兩了。
又等了一個月,最終以四十兩的價格租了出去。
花出去的銀子全都賺了回來,接下來的幾個月,每個月也都有三四十兩銀子的收入。
所有房子租出去之後,安景之還用賺來的銀子請了這些租他房子的舉人吃了一頓飯。
“諸位,相逢就是緣分,都是一起來京城求取功名的人,說不準以後得同朝為臣,為了這緣分,咱們幹一杯!”
安景之遊刃有餘的烘托著氣氛。
這些都是後備軍,若是能考上,以後跟安玉平的關系也能更加親近一些。
要是考不上他也沒什麼虧損,左右不過一頓飯,這些飯錢還是出在他們自己身上。
“為了給大家夥留這些房子,來到京城後我就日夜奔波。”
“我想著我們來得這麼早,租房子都這麼難了,那些住得更遠的舉人來之後豈不是住不上房子了?”
“我痛心,”他浮誇的表演著:“我看著我弟弟每日在家苦讀,更知道大家付出了多少的努力,要是學問不如人就算了。”
“可如果是因為住宿害的科舉發揮不好,這冤不冤?”
有些在京城四處找房,差點流落街頭的舉人深有感觸。
“安兄說的不錯!咱們住的遠的,來京城找房,那是千難萬難!”
“可要留在京城,咱雖然是舉人,也吃不消啊。”
“在下這是第三回 來參加進士科考了,哪回不是求爺爺告奶奶,才好不容易找到住處?”
“甚至還只能跟人家的孩子住在一起,孩子的心性就沒一個定的,一晚上鬧騰的不行。”
“這些年,終於有了一個好點的地方住了。”
這人主動共情安景之:“大家別看安兄租給咱們的房子不便宜,你們出去打聽打聽,肯定都知道咱這價錢已經是最便宜的了!”
“有一個大院子,每人都有一個書桌,雖然全都在一間房子裡讀書,但彼此之間也有一定的空間隔擋。”
“若是有問題,還能互相請教。”
“安兄甚至還給咱們篩選的那些不講究衛生的人,反正這大院子我住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