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態度鮮明道,“出兵!必須要出兵!小國寡民,何德何能擁有如此資源?簡直是浪費!”
周太師確實是個正直頑固的人,但他的正直也分人!
他為國為民,為的也只是自己的國家,自己的百姓,其他國家的百姓跟他有什麼關系?!
安景之看周太師饞的眼睛都紅了。
早知道直接跟他說那上面有礦得了。
想不到周太師還有這樣一面,安景之原本是想勸他說那上面有銀礦鐵礦,他們又有火炮開路,這次打仗不會勞民傷財,反而還會發財。
但他才說了一句,對方立刻就支援他出兵,跟之前說他勞民傷財興兵動武,不是仁君的模樣完全相反。
第二日早晨,議論完其他正事,周太師頭一個站出來說他支援出兵,甚至還把出兵的理由都想好了,畢竟他們是正義之師,攻打的人肯定是壞人,不會無緣無故欺負弱小的。
出兵的理由就是那小島國士兵海上搶劫,騷擾漁民,他們此次出兵是為了顯示煌煌天威,對他們進行懲戒。
這理由周太師也不是亂說的,確實是事實,那小島國的人經常乘著海船出海,看見本國的漁民百姓們見人就搶,甚至還殺了不少人,有時候還敢大著膽子跑到陸地村莊來殺人,他們擅長在海上藏匿和逃跑,等本國的水軍追去的時候,人早就不見了蹤影。
朝堂上能跟衛禮分庭抗衡的也就是周太師了,如今周太師的旗幟鮮明的支援安景之出兵,加上一早就同意的衛禮,現在其他人也沒了反對的意見。
工匠所開始納入了天下彙聚而來的更多工匠,各地也開始點兵練兵。
大軍糧草也在快速準備著,半年後,大軍出發。
帶著火炮,大軍一路上勢如破竹,就算不帶火炮,那些本島的土著也打不過他們,甚至連刀的硬度都不如他們鍛造的質量,一砍就斷。
不到半個月,整個小島國就納入安景之的國土之中,源源不斷的鐵礦和銀礦被他們抓住的俘虜開採送回。
有了鐵礦銀礦的支援,他攀科技樹的速度更快了。
安景之還撥銀子修建了一所科研學院,專門做科技研究,雖然那些科技他都會但他總有離去的一天,這些人不能養成依賴他的性格,否則等他走了之後,這方的科技豈不是停滯不前,甚至還可能會倒退,所以他得給他們留下種子。
而常伯除了每日在戶部點卯,也時常會去科技學院兼任數學教師。
安景之給他寫的大學課程對方已經學完了,正向著更深層次的研究,教一些算術能力只有小學到初中的人,實在再簡單不過。
而進入科研學院的學生有舉人有秀才,工匠的地位越來越高,但也不是誰都願意從事,但也有那些眼看科考無望,所以就索性另尋他路去科研學院學習,想著說不準以後還能進入皇帝的眼中。
當今天下誰不知皇帝最重視的便是科研學院?
三年後。
此時的都城早已煥然一新,皇宮更是連電燈泡都點上了。
玻璃也走進了千家萬戶,皇家免費推行大棚蔬菜更是為底層的百姓盈利不少。
原先出天價購買玻璃的那第一批人發現後來玻璃賤賣了,也不敢找安景之的麻煩。
……
“母後,您這眼睛要注意啊,雖說有了老花鏡,但也不是說您這眼睛以後就可以隨便用眼睛,您看看,都晚上了您還不睡覺。”安景之大步走近慈寧宮,直接抓到一個熬夜看小說的老太太。
原來的世界裡太後本早該去世了,那也只是因為操心過多,但安景之來後就很少讓她操心,她索性也開啟了自己養老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