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的五皇子,現在的皇上,讓他把王公公禮送出宮,甚至給王公公購置了田地,還讓他收了幾個義子給他養老送終。
五皇子果然一直都是宅心仁厚的人,貴妃娘娘更是如此。
別人都覺得小喜子成為了喜公公成為了新皇身邊最大的紅人,威風凜凜,但他卻並不高興,每天聽著陛下咒罵朝臣老頑固,他心裡也跟著咒罵,恨不得自己親自上陣,找人把那些給新皇添堵的人打一頓。
他們都以為新皇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玩口覺得安國隨時都要亡了,可是小喜子卻並不這麼認為,這些人都是老眼昏花要入土的老家夥,竟然把珠玉當沙礫。
新皇問他願不願意成為他手上的一把刀時,小喜子毫不猶豫的點頭了,他願意。
王公公是先皇的紅人,新皇都願意給他安排的這麼好,相信肯定不會虧待自己。
就算最後新皇把他推出去當擋箭牌,他也甘之如飴,他這一輩子能活到現在這麼威風,值了。
然後他成為了朝廷眾臣眼中的鷹爪,成為了該千刀萬剮的禍害。
可是他們怎麼不睜開自己的眼睛看看,現在的安國亡了嗎?不?不僅沒有亡,反而越來越強大!
小喜子一直都以為自己肯定是要遺臭萬年的,可他走到民間卻發現到處都在稱贊喜公公千歲,陛下萬歲。
原來罵他的都是那些朝中的老頑固,百姓還是知道陛下是為了他們好的。
那就好。
他幫陛下處理了不少髒事,可是他覺得陛下還是太過善良了。
以前那些犯了律法的,要麼抄家,要麼流放,可是陛下卻覺得人口很重要,只讓他們去以勞力代替,挖石挖山,開墾荒地,表現的好說不定還可以被提前放出來。
小喜子雖然心裡覺得太便宜這些人了,但他也不會違逆新皇。只不過是剋扣一下他們的夥食,只要不是把他們餓死,陛下是不會管的。
後來陛下打下的土地越來越多,而他也老了,設定他這個監察處是為了鞏固皇權,但幾十年過去,整個朝堂都是皇帝的擁簇,而他這個機構也就越發沒落,但他也沒有任何貪戀。繼續當回了他的貼身太監。
他年紀大了,本想找機會跟陛下說,能不能放自己出宮,找一個地方養老,就像王公公那樣。
王公公當初去世的時候義子為他抬棺扶靈,圓滿了。
可是還不等他說出來陛下就已經主動提了,陛下沒有讓他跑去很遠的地方,讓他在京城附近的皇莊養老。
國家越發強大,賣兒賣女被禁止,陛下讓他去孤兒院收養義子,他去收養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
雖然他年紀大了,已經卸去了所有的職位,也不能時常在皇帝面前,但在皇莊裡面所有人都很尊敬他,無人敢欺辱,原來是陛下曾經吩咐過。
陛下還給了他一塊牌子,若他受到什麼不公,可以隨時進宮。
小喜子是70歲去世的,他覺得他這一輩子值得了,該體會的都體會過了,甜的苦的都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