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都只是一些記者,來看她的領導最多是公社的。
那公社的領導和這首都的領導可完全不一樣,兩者的距離差得遠了。
安家人坐在一旁的席位上僵硬著身體,有些拘謹,特別是安小夏的兩個嫂子,她們跟安小軍一家都沒怎麼接觸過。
她自己倒是一臉驚訝的滴溜著眼睛到處打量。
“這是小軍的奶奶,我娘,要不是有我娘支援小軍,支援我,小軍也沒有今天,想當初我體弱多病也做不了什麼,自己都是靠我娘養,家裡什麼事情全靠我娘撐著。”
“當然還有我大哥大嫂侄兒他們的幫助,大家也知道,我們都是農民,農民靠啥過活?還不就是靠侍弄幾畝田嘛,但我們家這弱的弱,小的小,哪裡有什麼力氣?能走到今天,全靠他們撐起這個家。所以我一直很感謝我娘,我大哥大嫂他們一家人。”
安景之面對來採訪的記者,侃侃而談。
張嘴就滔滔不絕的把全家人誇了個遍,安大哥一家人被他誇的面紅耳赤。
面上不好意思,但心裡卻有一種從頭到尾的舒暢感,就好像這麼多年的付出被人記住的高興。
更何況景之還是在這些領導面前對著記者誇的,對領導哪能說假話呀?可見這話是真心實意的。
就連安老太都被他誇得心裡飄飄然。
面對這些領導也不心虛,不害怕了。
沒錯,她就是這麼厲害的奶奶,就是這麼支援自己孫子事業的好奶奶。要不是有她支撐著一家,她孫子哪能走到今天這地步?怕是早就餓死了。
來參加婚禮的親朋好友都聽到了安景之的採訪發言,紛紛對安家人投去了欽佩敬仰的目光。
照安景之的說法,要不是有這麼相親相愛,不嫌棄安小軍的一家人,他確實走不到現在。就說那身體正常的孩子都難以達成今天的成就,更何況是安小軍?
他們家這是為國家培養了一個人才啊。
……
“這些外國人也太無恥了,跑不過咱們就用規則限制!”
“就是!他們要是能行的話,自己也報三個專案呀!又沒人攔著他們!”
此後,安小軍又參加了兩次奧運會,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十幾場賽事。
第2次參加奧運會時,因為比賽時間被錯開了,江衛給安小軍直接報了100米200米和400米的短跑賽事,而安小軍也不負眾人的期望,在田徑賽場上為華國奪得三枚金牌!
他被國外媒體稱為“短跑賽場上的霸主”“田徑之王”“東方的奇跡”。
等到安小軍參加第3次奧運會時,其他國家紛紛抗議,不允許一個人參加多場賽事,奧運組委會經過一致協商,同意了這項抗議。
一項專門針對安小軍一個人而新頒發的條例。
但經過華國方面的努力爭取,等到下一次奧運會才會生效。
開賽後,安小軍沒有讓大家失望,他又一次橫掃田徑短跑奧運金牌!
他31歲從首都體育基地退役,此後在體育基地裡面做後勤工作。運動生涯一共參加了四次奧運會,第一次在奧運會上綻放光芒後,每次參與必定受到全世界的矚目。
安小軍結婚後,安景之就放心的把他交給了李家姝,他自己也從體育基地退出。
安景之退出後回到老家,指導安老太開了一家烤肉店。
抽空還會給安小秋的經商之路指導幾句。
兩人走上正軌後,他就完全撒開手,開始過上養老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