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景之考上秀才公一事,很快就傳遍了周圍村莊。
在縣門口相遇後安景之就知道自己的成績,他沒急著回家先去了一趟縣裡給夫子報喜,夫子聽了後喜不自勝,案首!他教出的學生居然考到了案首!
他當年考上秀才的名次也只能算一般,可是他教的學生卻能考上案首!這不得不讓他心裡驕傲。既然安景之能考上案首,那麼考上舉人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說不得進士也能期待一番。
何昌興考上秀才也值得慶祝,但和安景之的成績一比,就有些黯然失色。
不過比起學堂裡的大部分人來說,已經十分優秀。
因為學堂裡沒有一個人透過秀才考試。
孫庭文落榜了,何昌興雖然是吊車尾考的秀才,但人家也算是考上了,孫庭文是他們那個小團夥學習最好的,考上秀才的機率很大。
但誰讓他比較倒黴,最後一次考試時分到的考試間是最靠近恭桶的,坐在那都是一種折磨,更別提靜下心來答題。
前兩次的成績都算中等,最後一次直接落到五十名開外,看榜的時候,他在人群中看到何昌興了,就連何昌興這樣的貨色都考上了。但他心裡不服,何昌興根本就比不過他,前兩次他的成績都在這人上面,最後一次要不是運氣太差分到了恭桶的旁邊,他一定能夠中!
他自信自己比何昌興厲害,但對安景之,他望而卻步。案首,沒想到那個讓他們戲耍的農家傻小子,居然能有如此成績,他能感覺到,他們的差距從此刻開始會變得越來越大。
……
“大丫?你帶這點東西夠了嗎?不行不行,太少了,你等我去隔壁再割兩斤肉你一起帶回孃家。”
大丫聽到弟弟考上秀才後,跟家裡打了聲招呼,就準備回孃家,先是被林父叫住,給她添了不少禮物,讓她帶回去,本以為林母會阻攔,沒想到她不僅不阻攔了,還一副熱切殷勤的給她背的小框裡面又加了不少,現在還嫌不夠,拿著箱子裡的銀錢,準備去村裡的屠夫家割兩斤大肥肉。
大丫當然知道他們態度轉變的原因。既然他們要拿,那她就接著。說起來還是他們林家沾了安家的光!
擔心大丫拿不完,林母叫了林大武陪著她去,還囑咐自己兒子不準把東西拿給大丫,自己揹著,不要累著大丫,最後還想讓他們把家裡的侄子也一起帶去,就是林大嫂的兒子,今年七歲,正是人嫌狗厭的年紀。
話一說出,還沒等大丫拒絕就被林父打斷,
“胡說什麼呢?帶他去幹啥?大丫別管你婆婆,你們去吧。替我向親家公親家母一家問好。”這老婆子是在開什麼玩笑?人家兒媳婦回孃家,帶妯娌家兒子回去是怎麼個意思?想貼上去也不是這樣子幹的吧?別到時候這送禮的賣好都白做了。
一路上林大武都有些戰戰兢兢,就怕碰上他這小舅子,走到安家後發現安景之還沒回來,才鬆了一口氣。
雖然跟老丈人也沒啥可說的,但總比被那小舅子盯的人後背發涼好。
大丫把帶回來的東西一樣一樣拿給她娘放著,一邊放一邊感慨,“嫁進去這麼久,我那婆婆啥人我是一清二,啥時候見過她這麼大方?還不是看著景之出息了,想貼上來以後討點好處。”
“娘你還不知道吧,我今天回門的時候,我那婆婆居然還想讓我把那大嫂的兒子帶上,還好我那公公攔住了,不然我非得給她撅回去。”
宋氏聽了翻了一個白眼,“你就是嫁早了,早知道娘就應該給你多相看幾家,平白無故讓他們林家撿了個大便宜。”
自從那官差來她家報過喜之後,安家的門檻都快被媒婆踩爛,大丫是嫁了,但下面還有兩個妹子,就連最小的三丫都有人看上,還是那地主家的小兒子。不過最後都被安爺爺和安奶奶以孫女年紀還小,還想再留幾年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