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夜放花千樹”。
唸完這句後,朱潛龍將手中的鸚鵡杯放下,走到花萼相輝大廳前,看著外面不遠處的那一個巨大“太上玄元燈樓”,和整個長安城燈火闌珊的夜景,然後接著念道: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上半闕詞一出,在場的人紛紛一愣,這太子怎麼念起長短句來了。要知道唐,受前朝魏晉風度的影響,文化上以詩為美。
李白因為詩作得好,直接從一商賈之子一躍進入了皇帝的眼中,若不是性格使然,估計早已經登上高位為官了。
更別說賀知章這樣的大佬也是一樣作得一手好詩。
而詞在唐朝其實也有,還不叫詞,而且被稱為“長短句”。但不是主流,被文人墨客認為難登大雅之堂。並不像宋那那樣,受到五代十國的文風影響,以詞為主流。
賀知章聽到這上半闕詞,頓時心裡咯噔了一下,暗自叫糟。
身為太子,在這上元節,當著無數達官貴人和各國使節的面,沒作詩也就罷了,居然念著這難登大雅之堂的“長短句”。丟了臉面,這不是給李林甫那一群人送上“把柄”嘛!
李林甫和永王聽到這半闕長短句,有些控制不住的露出了一抹得意的微笑。
看著在場神態各異的臉,除了這具身體的便宜老爹李隆基和賀知章外誰也不認識的朱潛龍開口接著念道: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唸到“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最後一句詞的時候,朱潛龍的眼光十分湊巧的落到了李林甫的身上。
朱潛龍的想法是這個鱉孫到底是誰,在這個時候再聯想到剛剛賀知章那句護自己周全。說明自己今晚遇到的大麻煩,這個鱉孫剛剛挑頭針對自己,那其肯定也是自己的敵人之一,而且看其身上的紫袍,甚至就是對付自己領頭人。
再聯想到歷史上李隆基時期和李亨不對付的高官,和剛剛從《中華歷史大事件》裡的一些資訊,朱潛龍心中有了一個大概的推斷,這鱉孫,莫不是那李林甫那傢伙吧!
而李林甫聽到朱潛龍唸完這一首長短句後,加上最後的目光落到自己的身上。
李林甫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首長短句居然讓人挑不出毛病,甚至是十分的驚才豔豔,開創了長短句的先河,直接能與李白的詩比肩。
李林甫腦子自動腦補到了一些東西,那就是太子今晚早有準備,這是向自己宣戰,奉陪到底。
隨著朱潛龍直接抄了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在場的人紛紛一愣驚愕的張著嘴巴猶如看怪物一樣看著朱潛龍。
能夠坐在現場的人文化程度都不低,就算作詩一般,但詩歌的鑑賞能力還是必須有的。
隨著太子的這一首關於上元節的“長短句”一出,外場的人心中無比的震撼,原來這難登大雅之堂的長短句居然還能這樣玩,硬是被太子給拔高到了幾層樓那麼高,讓人感覺無比的驚豔。
一旁原本還暗自著急的賀知章也是一樣被這首《青玉案》給驚豔住了。
和李林甫等人被這首詞給鎮住了不同,賀知章卻是更加著急了,因為他知道,以太子的學識,是作不出這樣精彩絕倫的長短句的。
要麼是太子這麼多年來故意藏拙,要麼就是提前找了寫手。而以賀知章對太子的瞭解,第二個可能性最高。
“這首長短句,叫何名?”李隆基率先反應過來,使勁按捺住內心對這首詞的驚豔之情,開口向朱潛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