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老實說,她害怕愛情,更加害怕自己喜歡上一個古代的男人,因為她不能保證自己哪天又會消失,就像當初透過鏡子來到這個世界一樣。誰能保證,她消失之後,她的愛人能夠一直將她放在心上而不忘記呢?
本來她就是一個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人。就算是前世,她也不認為那間租來的房子是她永遠的歸宿,她就像一葉誤入大海的扁舟,漂泊來漂泊去,居無定所、顛沛流離。
非得要她承認的話,她喜歡大少爺,喜歡他的忠肝義膽,喜歡他的爽朗大方,喜歡他的音容笑貌,甚至喜歡他身上一些無傷大雅的缺點。
比起綠喜姑娘這個過去式,她更擔心自己能否接受得了這段穿越了千年的感情,而且,大少爺喜歡冒險,他想過那種大浪淘沙的生活,如果叫他舍棄一切順從她的心願安守平凡,這對他來說估計很難吧。
狼是不能馴服的。
或者從一開始她就知道自己是喜歡大少爺的,但理性一直抗拒和隔離,只要沒人捅破那層窗戶紙,她就能沉默地跟在大少爺身邊,要她做什麼都可以。但她沒想到大少爺也對自己動了心,她不明白的是,自己究竟是哪一點吸引了他?
經過江邊的時候,岸上栽滿了柳樹,江水波光粼粼,紮著總角的小孩子打鬧著從她身旁跑過,臉上帶著無憂無慮的笑容。
出來逛街的人越來越多,各種攤位面前熱鬧非凡。小吃的香味遠遠飄來,隔江遠望,偶爾還能看見一兩只飛得很高的風箏。
景色這麼美好,她卻無法感到開心。她生怕一眨眼重新醒來,這些東西全部化為泡影,整個時代消失了,即便是在歷史的長廊上也沒留下腳印,她所認識的人,也開始一個個記不起容貌,最後連名字也跟著忘記。好像她從沒來過這個世界,也沒遇到那些性格鮮明的人。
大少爺、趙清、彩蝶、綠喜姑娘、春香、阿福、孫先生、二少爺、三少爺……
她望著江水微微出神,不遠處,一條小船劃過,“嘩啦嘩啦”的水聲在她耳邊響起,她感覺自己聽得到,也感受得到這個世界的存在,卻無法將靈魂嚴絲密合地縫上。
也許,她不應該喜歡上大少爺。
她也早就想好了,不管遇到什麼人,都不能動心,誰叫命運就是這麼神奇呢?
一次拔刀相助而已,她就和他結下了不解的緣分。蘇卿恬想到這裡,感到既傷感又甜蜜,複雜的情緒湧上心頭,讓她一時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綠喜姑娘最近變得十分正常,按時吃飯,早睡早起,不再撥弄古箏,也不再每天傍晚跑到走廊底下,憑欄遠眺,自己不論說些什麼,她也聽得進去了。
彩蝶覺得可喜可賀,卻又感覺晚汀院少了點什麼。自從二少爺納妾的事被大少爺攪黃之後,蘇卿恬和大少爺不知去向,而二少爺則像個沒事人一樣,照常出入許府,只是,他有很長一段時間沒來看望綠喜姑娘了。
河氏的脾氣有所收斂,她沒再來找綠喜姑娘的麻煩,但每一次偶然遇到還是一副不屑的表情。
許府是個大家,女人們總有一些熱鬧的活動。正月寒夜探梅、二月楊柳蕩千、三月閑亭對弈、四月庭院觀花、五月水閣梳妝、六月碧池採蓮、七月桐蔭乞巧、八月瓊臺玩月、九月重陽賞菊、十月文窗刺繡、十一月圍爐博古、十二月踏雪尋詩,每個季節都有相應的娛樂,就算閉門不出,女人們也不會因為無事可做而被悶死。
許老爺一共有六房夫人,分別是許氏、秦氏、吳氏、戚氏、白氏和阮氏。許氏就是大少爺的生母,原許家主母,已經過世了。秦氏便是現在的當家主母,她生有許玉恆和許子胥兩個兒子,許玉恆排行老二,許子胥則排行老五,雖說都是從同一孃胎中出來的,兩人的性格卻是天差地別。因為哥哥太過耀眼的關系,許子胥的性格比較陰沉,也不喜歡旁人提及他的二哥,在許府當中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
吳氏則是許晟和許楚楚的生母,三少爺和六小姐自小就開始被她洗腦,所以一直對許玉恆忠心耿耿。許楚楚的性格一樣刁鑽潑辣,和許七小姐不同的是,她這種性格是被身邊的下人慣出來的,許巧巧還有側隱之心,她則完全不看別人的臉色,不管吳氏怎麼教育,她還是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只有在許玉恆面前才會稍微收斂。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許四小姐,其母便是土生土長的蘇州人。所謂龍生龍,鳳生鳳,娘親出生名門,自己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許巧巧是白氏之女,她生下她的時候也不過十五、六歲,如今許巧巧長大了,她才剛到而立之年。白氏是個年輕貌美的女人,只可惜生的不是個兒子,沒有資本和秦氏鬥,否則憑著她善使心計的性格,也不會眼睜睜看著秦氏搶走主母的位置。她的女兒也不爭氣,都長這麼大了,一點兒也不文靜,整天像個男孩子一樣到處闖禍,到頭來還要自己幫她收拾。要是她能學到她四姐的一半,能夠找到好人家嫁了,對她來說也是個保障啊。
至於阮氏,她就是許老爺年輕時千方百計要娶進門的青樓女子——阮素秋。阮素秋人如其名,出生在秋天,性格樸素而溫婉。很難想象這麼一個纖弱的女子,能在青樓那種骯髒的地方存活下來,而且仍然保留本心。她從頭到尾都沒有給自己爭取過什麼,名分是許老爺給她的,許歸燕這孩子也是秦氏給她的,她安於現狀,信奉佛教,別人施捨給她,她也不會委婉拒絕。
所謂三個女人一臺戲,許府這些年來就沒消停過。老太爺的夫人仍在世那段時間,許氏剛死,她堅決反對將秦氏扶為正室,可以說,老太爺和他夫人都是偏心於許氏及其兒子許溢寒的,誰知兩人都不爭氣,一個死了,一個未及弱冠就離開了許府。而秦氏也是個很有耐心的女人,她熬到老夫人死後,終於坐上了那個夢寐以求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