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珠止了笑,便也認真答道:“行了,我最不愛看你一點事兒就沒了勁頭。你也別妄自菲薄了,你知道自己不足,然後努力,這就很好了。他是聰明,有才氣,這沒錯。不過說是不讀書就成了大才子,這話定然是假的。你好歹想想他傢什麼情形,他沒有師傅,可趙家有宜山先生呢!像宜山先生這樣的大儒,若有幸侍奉左右,每日得他一兩句教誨,再自個領悟一番,還比不得你去尋常私塾裡讀書麼?”
這一說,程文涵倒是心馳神往。
紅珠盯著程文涵,又笑說:“何況啊,那少年才子的名氣,也是說不準的。宜山先生學問高,他交往的大抵也是才學出眾的先生們,誰家客人來了家見了主家小輩不讚一句聰明伶俐?他年少,相貌佳,便是有五分才學被這等身份的人一讚,傳揚出來也就成了十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程文涵有幾分恍然,但想了想卻惱道:“姐,你不能這麼說他!你這話不是說他名不副實麼?”
紅珠見把他說迴轉了心思,竟又氣惱著反駁起她來了,又是氣又是好笑,伸手一拍他頭頂,只道:“行了,我不說了,你愛氣餒就氣餒,愛生氣就生氣吧。”
程文涵一聽這話,便又笑嘻嘻地過來討饒。
一路笑鬧,很快眾人就到了書院山門前。
正是春當時,山上雖寒,但已有早芽出生,處處山林淺綠。書院山門隱在半山樹林之中,只一眼,便覺出勃然生機、逍遙適意。沿著山勢過去,延綿了幾十處房屋,簷角巍然,森森有致。隱隱彷彿傳來清朗的讀書聲,又見左邊後舍幾屋升著裊裊炊煙,看著不似人間。
紅珠抬眼眺望,心神被攝,心中不由生出幾分肅然,良久才感慨道:“這書院也不過幾十年,不過靠著幾家捐資,竟成了這番氣象。可見通安這兒文氣薈萃,人人有向學之心。”
紅珠感慨一句也就罷了,程文涵不比紅珠還有些眼界,生下來十年竟是個沒離過通安城中一步的,一下見著這般雄偉屋舍,頓時眼顯迷離沉醉之色,竟是半天說不出話來。
朱桂達是來往過幾次了,但他不過粗淺認識幾個字的人,向來對學問一道心存敬意,當下也是連連稱讚的。
而朱伯修卻是在這書院裡也住了幾年了,再如何瑰麗的妙境在他眼裡也覺尋常,當下便道:“若不是蔣老山長,哪兒有今日勝景!方才我們路過那處廟宇,原就是蔣山長早年遇雨治病修養的地方,原是個山神廟,香火一直平平,前兩年改了做蔣山長生祠,竟有香客延綿不絕,書院裡許多師兄下山考試都要去一拜,跟孔廟一般受人敬奉了。”
程文涵這時才回過神來,神色堅毅道:“我定要在這裡讀書!”他回過頭來跟紅珠說:“姐,你幫我記著,我定然要這裡讀書。”
紅珠心裡一動,也不去取笑他,只認真點頭應下了。
他們一大早從城裡出發,因著顧著朱伯修傷處,上得山來也近午時了。再不多言,便由朱桂達扶著朱伯修往門前去。
書院不拘來客,也不設圍牆,只在大門內不遠處建了迎客亭,一旁還有一處乾淨客舍以備遠客歇腳留宿。見他們幾人進來,便有一個童子上前來問。
朱伯修認得那童子,便上前跟他言語幾句,說他傷好了許多,特歸來讀書。隨後說了程文涵等人上山的事由。
那童子名喚青平,他機靈地往紅珠幾人身上打量一番,笑著答應,過來跟朱桂達見了禮,又跟紅珠程文涵略略一點頭,隨後就扶了朱伯修另一隻手,只在前頭引路,道:“今兒蔣先生無課,想來是在後山小院中休息,我領著你們一道進去得了,省的我來回一趟跑。”
紅珠見那青平小小年紀不卑不亢應對有度,心裡感嘆,緊緊牽了程文涵的手跟去。
想來是有新客,青平一邊走一邊指點書院佈置景色,何處教舍何處花園,叫他說得頭頭是道。短短一路,紅珠心裡便對這書院分佈有了七八分了解。
一行人繞過課堂、藏書樓等地,徑直往後山裡去。不多時,就停在了一處小院前。院前只是立著半人高的一圈籬笆,鬱鬱蔥蔥爬著藤曼,院子裡不過一排正屋,帶上左右耳房也就是五間,並無廂房。院子裡似乎種植有香草一類,遠遠就聞得清幽香氣。
朱伯修在那籬笆前頭先止了步,紅珠等人便也跟著停下了。
青平回頭略作示意,道:“我去喚先生,師兄到雅居去吧。”說完便自個往院子裡去了。
朱伯修解釋道:“此處是蔣先生居室。你們來了,先生就到雅居里待客,我們再往前邊走幾步。”
朱桂達自進了書院裡,就板著臉輕易不開口,聞言點了點頭,扶著朱伯修繼續走去。
紅珠跟著走了幾步,一時好奇,回頭往那院子裡張望了一下,卻正好瞧見一男一女從那中間正屋裡出來,一晃眼身形就被那籬笆擋了,再瞧不清楚。
作者有話要說:手殘病犯了。一碼字就手痛。試了下,日更是真不可能的。
本來這周也申請了榜單,但實在受不了,趕緊跟編輯說不申請了。
喜歡小戶人家請大家收藏:()小戶人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