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好歹讓我說句話不是!大嫂也是碧雲親孃,不過是讓她聽一聽罷了,若不好,終究大嫂也不會害了碧雲。”朱妍梅挑了挑眉地反駁,又看向朱老太太,笑著軟語相求,“娘,你既說了那壞的情形,那也聽一聽我的,說不得倒是一條好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朱老太太皺了下眉,卻沒開口打斷。
朱桂達知這是朱老太太默許了,心裡有些不得勁,但也沒說什麼。
朱妍梅轉過頭悄悄對著朱老太太笑了笑,又握了姜氏的手,隨後就將事情細細說了。
原來朱妍梅的丈夫趙良如今給趙家長房管著些庶務,到底他是姓趙的,與別個家生子管事不同,一來二往的,他跟長房幾個堂兄弟都熟悉了。
這其中趙二老爺的嫡三子,大名叫趙迅的,跟趙良最為交好。就為這,趙良也沾了不少好處,雖做管事一流的活計名聲上有些不好,但日子也過得好起來了。
如今這趙家的迅三爺二十三四歲了,只有一個上不了檯面的姨娘給他生了一個女兒,隨後四五年裡,妻妾中竟再沒有個懷孕的。這事生生急壞了趙家二夫人,這一兩年裡求神拜佛就想得個孫子,後來有了機緣,竟遇著個得道的半仙。那半仙起了卦測了命,只說迅三爺這事,只要尋個八字好的姑娘正經做二房,才能解。
當時趙二夫人聞言先是一喜,但後來又憂心人選。那半仙見此,便道,也不叫夫人為難,這人選說是難,倒也得有些機緣才能得,說是易,卻也容易。最後起卦算了半天,得出這二房人選必不要那出身好的,只選那小戶人家裡頭有宜男相的姑娘,己卯年秋上生的最好,也用不著遠的,通安城裡就能夠。又說待這女子開了懷了,這往後便是旁的妻妾的子嗣都不愁了。
趙良在酒桌上從迅三爺口中得來這麼一通話,不過跟著嘆笑一番,回頭也不當回事就混忘了。倒是朱妍梅給這醉鬼收拾時聽得他講過,心裡就記下了。
不得不提,朱妍梅最不甘心她這麼個人才,竟嫁給了文不成武不就,連句囫圇話也說不成的趙良!一聽迅三爺的事,她就琢磨起來。想起孃家幾個幾個侄女的生辰,那大哥家的碧雲正正是己卯年秋上生的。
朱妍梅倒也記得朱碧雲定了親,對著旁人都沒說起過她的打算。只是上回到朱家時,她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將趙家迅三爺要娶二房的事當一樁稀罕事說了,說完又嘆道,不知哪個姑娘能嫁入趙家長房享福。語罷,朱妍梅又故作驚訝地說,他們家碧雲可不是年歲正合適麼!
當時這話一說,朱老太太不以為意,搖搖頭否了。朱桂達不知她打算,只當她說笑,還笑罵了她一句。
朱妍梅討了沒趣,當時不過一笑而過罷了。可回頭一看趙家財勢,心裡還是記掛著。左右放不下,得了空她就私下裡去找了道觀裡的半仙。原本她只心裡想著,若是不成,便再不提了。
哪兒知道,那半仙卻說極好,是個旺家旺子的貴人命!
朱妍梅一喜,倒還沉得住氣,因著她沒有迅三爺八字,只估摸著年歲月份跟半仙提了提,說讓合婚。那半仙果真有些能耐的,對著朱妍梅一笑,只道,天作之合。朱妍梅得了這麼個話,心中大定,一回頭又禁不住來尋朱桂達。
朱桂達這才曉得她認了真,卻也只是回道,朱碧雲早訂了親了,就是沒定親,也沒有去做妾的道理。這又將此事否了。
朱妍梅只覺她好心辦事,自家大哥卻半點不識趣不承情,真真氣了個半死。若不是眼下朱碧雲這親事不成了,她也不會再提起來。
如今她對著姜氏解釋了,便笑道:“我聽紫蘭說,先前大嫂也在給碧雲相看旁的人家了,既如此,何不考慮趙家?”
姜氏猛地聽了朱妍梅的話,竟是吃了一驚,半響沒得言語。她的碧雲,嫁到趙家?
朱妍梅又說:“我不是那等盡說胡話的媒人,碧雲是我親侄女,我也沒那狠心來哄她。大嫂,這趙家財勢你是明白的,如今趙二夫人最疼愛的就是這個兒子,嫁給他可就有一輩子富貴能享用。”她頓了頓,很是體貼地說:“我知大嫂不是那攀附權貴、貪愛財勢的人,我如今提起趙家也不為他那點財,只正巧今兒個回來就遇上鄧家的事,真真是心疼碧雲了。大嫂,若說別的事,趙家也不是什麼蠻橫人,斷沒有對人親事橫插一腳的道理,但眼下鄧老頭也答應了退親,再讓趙家上門去取庚帖,自然妥當,絕不會有半點閒話傳出來!”
喜歡小戶人家請大家收藏:()小戶人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