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景不可能為了一個還不存在的孩子,放棄自己的前途。
她知道李暮歌對皇室其他成員的不信任,她不想去試探,一個皇帝的底線。
林太妃聞言,如遭雷擊,頓時面上沒了血色。
她看著女兒堅定的神情,只一個勁兒搖頭,一副完全無法接受女兒決定的模樣。
最後狼狽離開了公主府。
李樂景心裡也不好受,只是看著母妃離開,她又生出幾分隱秘的快樂,她好像成功對抗了那個壓在肩頭的,看不見的大山。
這幾日跟朝中官員慪氣導致的胸悶氣短,好似都舒暢了,整個人精神狀況煥然一新。
李樂景公主府上發生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宮裡。
李暮歌確實不放心皇室成員們,她時刻監視著這些皇室的成員,她知道那些皇室成員的一舉一動。
唯有如此,李暮歌才有安全感。
聽完李樂景和林太妃之間的對話後,沒兩天,封十三公主為長公主的旨意就下發了。
與此同時,李暮歌還將監督各地重新修建官道一事,交給了李樂景,讓她安排人去各地,務必讓水泥的足跡,迅速遍佈整個大莊。
水泥本就是科研司研發出來的東西,李樂景身為司正,總理此事,再合理不過。
李樂景喜不自勝,有了長公主的頭銜,她為李暮歌做事更盡心盡責了。
李樂景轉頭直接叫停了幾個屬下手中的工作,讓她們全力以赴,支援水泥造路一事,有五個助手幫忙,再加上李樂景長公主的名號力量加持,很快,科研司就擴張到二十人,水泥造路一事,也有了顯著的成效。
更有幾個國子監的學子主動找上門來,想要日後透過科舉,直接進入科研司。
長公主的名頭,實在是非常好用。
李樂景很高興,李暮歌也挺高興。
李暮歌發現李樂景是個人才,只要用得好,李樂景完全能夠成為,她對付朝臣的一把刀。
這就是皇室宗親的勢力,單獨於朝堂勢力之外,直接效忠於皇帝。
怪不得歷史上那麼多皇帝都任人唯親,關鍵是親戚是真好用啊!而且皇帝的親戚在朝中地位是真的穩固,那些朝臣有膽量去攻擊如顏士玉、穆盈梔等李暮歌的忠實擁躉,卻不敢去攻擊李樂景這個長公主殿下。
之前還滿心不情願的朝臣們,在看見是長公主主持修路一事後,立馬不敢多言,捏著鼻子開始幹活。
他們已經看出了皇帝的態度,自然不會再做無用功。
水泥路,只要水泥管夠,修建它完全就是幾天的事情。
在水泥沒到之前,地方官員可以組織一批民夫去挖路基,等水泥到了,直接現場攪拌灌注,平整過後,三五天不讓人踩上去,水泥路自然就修好了。
三五天後,光滑整潔的水泥路,猶如一塊塊巨石般,鋪設在路上。
上頭只偶爾有鳥獸的腳印,半個人的腳印都沒有。
現代的時候,可能會有討人厭的家夥去踩未凝固的水泥路,在皇權為上的古代,沒有一個人敢提溜著自己全家的腦袋,非去水泥路上踩兩腳。
從開始修路到最後修路完畢,全程大概有三個多月,第一階段修路只修好了長寧城周邊地區,因為天氣逐漸冷了下來,北方修路一事暫時擱置,主要緊著南方了。
要忙的事情,一下子就少了一半,李樂景可算是能騰出時間來,與李暮歌商量一下胡國的事情。
沒錯,距離西北大捷已經過去三個月,李暮歌還沒有下達如何處理胡國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