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宮路上,路過了一處奇怪的地方,蘇星月有些好奇。
這裡靠近城中心,附近不是各個中心部門,就是達官顯貴所在,可此刻,蘇星月在路邊看見了手腳還沾著泥,一副下地剛回來打扮的人。
更奇特的是,這些人身上穿得衣服樣式很奇怪,不像是普通農人下地穿得短打,反倒是像個學子,身上還有學院的特殊標識,頭頂是學子常常裹著的幞頭。
“是農學院的學子,沒想到今日你回來,她們還特意從地裡過來迎接大功臣了。”
顏士玉看見那些學子,立刻笑得眯起了眼睛。
農學院建成,還廣納學子,朝中大臣們的態度,從一開始覺得不合適,到後來看見一群學子天天玩泥巴的憤怒,最後完全妥協了,看著一年比一年高産的種子,大臣們只能說農學院幹得好。
大莊到底是個以農為本的國家,哪怕是士大夫們,也不敢小瞧土地裡種出來的糧食,農學院的學子是真有本事,他們覺得士大夫天天在土裡耕種,實在不雅,卻也無法開口制止此事。
不雅還是吃飽飯,他們不傻就知道,必須選吃飽飯。
不然他們就等著被“土匪”滅門吧。
顏士玉對農學院的學子沒什麼特殊感情,她之所以每次看見農學院學子,都笑容燦爛,是因為農學院的學子,讓那群眼高於頂的大臣,吃了個啞巴虧。
顏士玉單純是想看世家的笑話,自打她自認顏家並非世家後,就將世家看做了眼中釘肉中刺,世家不高興,她比誰都高興。
蘇星月在西北就聽說了農學院的名字,西北那地實在苦寒,不光是人苦,地也苦,種出來的東西少得可憐,若不是實行軍屯制,指不定大軍連口稀飯都吃不上。
朝廷這兩年給得糧草夠多了,可惜對比幾十萬大軍來說,那些糧草還是不能讓大軍吃飽飯,加上地裡那點兒産出還差不多。
農學院的學子能夠讓糧食增産,軍中不知多少人希望農學院有學子過來,為他們治理一下西北的土地,叫大軍能吃得好一些。
見蘇星月眼睛一直在往那幾個農學生身上飄,顏士玉瞭然,說道:“陛下說過,大莊太大了,需要幫助的百姓也太多了,西北有朝廷幫助,至少能吃個七分飽,多得是地方,百姓餓得面黃肌瘦。”
“是,陛下對西北頗為支援,此等大恩,西北軍銘記於心,西北軍確實不急,只是西北的百姓……”
蘇星月一臉感激地看向皇宮方向,她此時所說的話,每一句都出自真心。
她確實沒有那麼擔憂西北軍,她主要是擔心西北的百姓。
“原本是輪不到西北的,但你這不是帶上那些人了嗎?胡國若被納入大莊,就得先被治理了。”
大莊最窮最苦的地方,可能都比胡國那邊好一點。
胡國為什麼每年都得南下,難道是他們人多,想執行人口清除計劃嗎?
當然不是!是因為胡國不南下搶點兒東西回去,冬天就度不過去了!
不南下才是真清除人口,可見胡國內部百姓的日子過得多慘。
以前胡國百姓多慘,和大莊都沒有關系,但以後不同了,陛下想要吞下胡國,那胡國百姓就是大莊百姓。
好歹大莊也是上國,怎麼能讓國內的百姓,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苦日子呢?
蘇星月聞言,震驚到瞳孔地震,她是將胡國打下來了,但她沒想過將胡國整個吞下去啊!
這下別說農學生去西北了,就是李暮歌本人去西北,蘇星月都有些笑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