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是很好。”
李暮歌接受了李樂景真誠的拍馬屁。
說完謝恩的事情,李起了另一件事,也是她今日求見李暮歌的主要原因。
她想要顯微鏡。
“現在顯微鏡製造出來後,不是被搬到農學院,就是被搬到太醫院,理慧知曉,無論是治病救人還是改良糧種使糧食增産,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是,現在科研司至今只有臣姐做出來的第一版顯微鏡,這也太……”
李樂景是真搶不過太醫和那群一心研究糧種的農學生,她只能來求李暮歌了。
李暮歌還以為是什麼事。
她沒有直接答應李樂景的請求,而是問道:“科研司現在幾個人了?”
科研司是之前李暮歌給李,李樂景研究出點兒東西後,她就可以給李樂景劃個場地,給她一點兒去吏部選人的特權,選幾個與她同樣擁有這方面才學的臣子,一起搞研究。
科研司掛在工部之下,又獨立在工部之外,是一個先前只存在於口頭上的部門。
如今,李樂景直接拿科研司作為藉口,要顯微鏡了,那就說明,李樂景找到合適的人加入科研司了。
李樂景不太好意思地笑了笑,伸出了兩根手指,比了個耶。
“回陛下,只有兩人。”
“算上你,只有兩人?”
李暮歌震驚,這麼久了,合著就招著一個人嗎?
事實比李暮歌想得要好一點兒,李樂景連忙解釋:“不不不!是單獨的兩人,是一對趙姓姐妹。”
“趙?西北的趙?”
李暮歌想到了之前跟西北淩家混在一起,還要造反的趙家。
盛天皇帝的外家,雖是旁系,但似乎一直以來都存有野心。
淩家被滅後,趙家又死了一批人,沒想到還有血脈在世。
這些大世家真是家大業大,族人多到殺不完。
“是趙家,但和西北的趙家沒什麼關繫了,現在是寒門,那對姐妹是此次科考考上的進士,陛下既然點了她們為進士,想來,應是不在意她們的出身吧?”
李樂景見李暮歌反問,心裡發虛,趙氏姐妹的出身確實是個問題。
她此前沒有主動同陛下說明,就是怕因為身份,錯過這兩個人才。
而趙氏姐妹好好的官不當,跑來給她打下手,做影兒都沒有的科研司的官員,也是因為她們的姓氏。
頂著趙姓,她們在朝廷中的前途並不明亮。
李暮歌眯了眯眼,想起了那對趙姓姐妹。
“你可知,以她們姐妹的學識,只是進士,其實名次低了,是因為她們的出身,她們才只是進士。”
穆九榕為什麼會是狀元?難道是因為她一個人,壓了所有世家出身的學子一頭嗎?
當然不是,穆九榕確實很厲害,可世家培養出來的人也不是吃幹飯的,怎麼可能與穆九榕差距那麼大。
李暮歌點穆九榕為狀元,是因為她是庶民,她有意提拔庶民。
相對應的,世家學子名次低,也不代表水平差,只是因為出身而已。
趙氏姐妹同樣是因為出身,導致名次較低。
“臣知曉,但今有賢才,棄之不用實在可惜,陛下想來也是如此想,才點她們姐妹二人為進士,準許她們入朝為官的吧?”
真要是忌憚趙家的身份,直接讓她們落榜就好了。
李樂景敢選趙家姐妹為她做事,就是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她是一定要護住這兩個姐妹的,不然她以後上哪兒找好用的助手去!
李暮歌微微頷首,沒有否認李樂景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