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楊家想讓淩家背鍋,淩家反咬楊家一口,讓楊家陷入如今的境地,太子妃還能與貴妃合作,楊家還敢派人去西北。”
“楊家人狼子野心,只要還有利可圖,別說是與昔日同盟再續前緣,便是殺父仇人,也不是不能握手言和。”覃韻詩對楊家人十分了解,那就是一窩子狐貍,能屈能伸,而且野心甚大,“況且,對於楊家和淩家來說,他們有共同的敵人,有一同效力的主子,一些微不足道的矛盾,不值一提。”
李暮歌對這些世家大族是真服了,對於楊家來說,旁系被賜死還是被貶黜,都無所謂,只要主脈還在就行。
此次楊家吃得最大的虧,就是一個吏部侍郎之位罷了。
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將朝野上下的大臣全卷進去涮了一遍,結果還是沒能讓楊家徹底敗落,頂多算得上是一時受了傷,還不是重傷。
這就是頂尖世家的底蘊,。
楊家要是再經歷一次類似的事情,可就沒有茍延殘喘的本事了。
李暮歌不覺得局勢會如楊家所料想的那樣好,旁系和嫡系同氣連枝,就算做主的人能夠理智分析,權衡利弊,其他人呢?
難道所有楊家人都能保證自己不會被親情左右,時時刻刻做出最理智果斷的決策嗎?
李暮歌認為不可能。
李暮歌分析道:“楊家不可能對淩家毫無怨言,反之亦然。楊淩兩家此番爭鬥,淩家大獲全勝,好似沒什麼損失,但你別忘了,淩家的兩位皇嗣全都死了,哪怕和楊家無關,淩家人也不免遷怒,況且,一開始楊家打算讓淩家背下所有罪責,背叛之舉在前,難道淩家能權當不知,心無芥蒂,繼續與楊家結盟?”
楊家能做到這一點,淩家做不到。
覃韻詩緩緩點頭,認同了李暮歌的說法:“殿下所言極是,楊家人自命不凡,從不將其他人放在眼裡,覺得世上之人多蠢笨,唯他楊家是聰明人,自詡聰明之人,遲早會栽個大跟頭。”
李暮歌聽著覃韻詩的話,心裡有些複雜,她可沒忘顏家和覃家的仇,以顏士玉的性子,只要給她機會,她肯定會向覃家複仇。
覃家想要攀著她,賭一個從龍之功,好保家族三十年平穩,算盤打得響,最後能不能實現,卻不一定。
與覃韻詩喝完茶,吃了 頓飯,李暮歌下午回了公主府。
回來時,她發現府裡多了不少十二三歲,長相秀氣漂亮的孩子。
多為女孩,少有幾個男孩。
詢問過後才知道,全是翠玉買回來的。
李暮歌叫來翠玉問話,翠玉同她說:“殿下之前問過,為何買回來的孩子裡少有小娘子,得知原因後似是心情不好,正巧今日奴又去人牙子那裡,見人牙子要給青樓送人,就買下來一批。”
李暮歌聞言怔了一下,隨後搖搖頭道:“何必如此,這樣做也救不了誰。”
“奴不是為救人,庶民困苦,每年都有很多庶民因饑寒而亡,真要救人,奴應該拿著糧食厚布,去受災的地方賑災,那才是救人。”
翠玉很清楚,她是寧家家僕出身,她沒過過什麼特別苦的日子,但她知道,當奴隸的人,這輩子過得十分受罪。
所以真想救人,應該直接斷絕這些孩子淪為奴隸的可能,讓庶民吃飽穿暖,能活下去,庶民也不願賣兒鬻女。
“既如此,你買那麼多孩子回來做什麼?”
“因為殿下傷心,殿下在難過。”翠玉很少會用接近慈愛的目光看李暮歌,雖然李暮歌就是她看著長大的,但一人為奴,一人為公主,身份尊卑有別,不可逾越。
可翠玉還是想,十四殿下過得太苦了,若是可以,她想讓十四殿下高興一下。
李暮歌張了張嘴,想要說什麼,千言萬語堵在喉頭,最後只吐出一個沒什麼意義的嗯來。
李暮歌沉默了很久,好半晌才問道:“公主府能放下那麼多孩子嗎?”
翠玉笑著點點頭:“自然可以,殿下的公主府上有很多地方空著,只是之後不能從宮裡要人了。”
“那就不要,宮裡的人,我不喜歡。”
李暮歌真的很討厭那座皇宮,她在裡頭死了無數次,她屬於現代人的一切,都在那座皇宮裡被磨去了,最後她幾乎忘記了自己是現代的大學生,她不止一次以為,自己就是生活在古代的十四公主。
可怎麼能一樣呢?
她的靈魂,她受過的教育,樹立的三觀,都不屬於這個時代,她不能被同化,她要反過來同化這個世界。
她要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力,擁有改變整個社會認知的能力。
她不光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她還要掌握天下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