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時候也會想,如果她沒有成為太子妃,她會過上什麼樣的日子。
其實她從小就很羨慕大公主身邊的顏士珍,顏家千年清流世家,比之楊家毫不遜色,顏家能選定顏士珍為下一任家主,培養她,讓她成為大公主身側最被重視的謀士,楊家為何不能同樣如此?
可結果就是,楊家和顏家不同。
楊家一直想要壓顏家一頭,她自身也頗有才華,天資聰慧,可比之顏士珍就是差了一些,楊家覺得光憑她自己是贏不了顏士珍的,楊卿魚想去大公主身邊,可楊家決不能屈居顏家之下。
於是最後她成了太子妃,成為太子陣營裡的一員。
“去了又有何用,他已經開始給自己找後路了,楚家,他怎麼會突然想起楚家?”
如楊家淩家這般顯赫的大家族,在朝中能替代者寥寥無幾,不支援任何皇嗣的更少了。
楚家比不上楊家的強大,但比太子手底下其他家族要強得多,如果楊家真的沒法如之前一樣,大力支援太子,太子拿楚家來代替,會弱勢一陣,但不會元氣大傷。
刨去數載夫妻情誼,只說利弊,太子的選擇簡直堪稱是神來一筆。
楊卿魚幾乎要說一句佩服了。
太子比她以為的,還要薄情寡義,不愧是那位欽定的太子,真是如出一轍的冷血無情。
“奴不知,奴這就去派人去探聽一二。”冉星確實不知道,她跟在楊卿魚身後,能夠得到東宮第一手的情報,同時也僅限於東宮,楊卿魚出不去,她也出不去。
此刻冉星也頗覺意外,她不知道大公主知不知道,太子選擇交好楚家,以楚家替代楊家了。
“不必了,原因本宮也能猜到一二,吳王死後,楚家在後宮孤立無援,這麼一塊大肥肉,自然有的是人想去吃一口,太子怎會不動心呢?”
以前楊家實力強大,太子自然看不上小魚小蝦,楚家這個稍微大一點兒的魚,太子也看不上。
“今時不同往日,這才哪兒到哪兒啊,若楊家真一朝如大廈傾倒,落井下石的人,怕是能從宮門口,排到長寧城外去。”
楊卿魚迅速冷靜下來,開始思考如何脫困,楚家既然敢踏入這場鬥爭,那就別怪她,將楚家徹底卷進來。
“冉星,磨墨。”
楊卿魚打算送信給她父親,商量一下怎麼破除眼前的困局。
太子之所以會去接觸楚家,是皇後給他的提醒,同時皇後告訴他,八皇子有意與楚家結親,皇帝目前還不知道。
皇後順便告訴太子,皇帝現在對楊家的不滿已經超過淩家了,需得早日考慮如何平息他父皇的怒火。
楊家要斷尾求生,太子也得斷尾求生。
與楚家女相談甚歡,將楚家女郎迷得神魂顛倒,全程羞答答不敢抬頭看一眼的太子,面上帶著溫和的笑,心裡全是算計。
他以前很討厭父皇的做法,父皇為了能夠登上皇位,娶了一堆高門貴女入宮,生了一堆身後站著強大家族的皇嗣。
那些妃嬪裡,有一些人出身比皇後還要好,導致皇後根本沒有底氣強壓那些貴女,太子小時候沒少看那些妃嬪仗著家世好,明裡暗裡給皇後添堵。
所以他討厭那些妃子,更討厭將那些妃子納入宮中的父皇。
還有那些仗著家世,就妄想將他打敗,爭得皇位的弟弟妹妹們。
他比大公主出生晚,又不如大公主得先帝喜愛,所以大公主跟他爭,他從不會覺得不對,甚至有時候在看見大公主的時候,還會有點兒愧疚,因為太子的位置,完全是從老大手裡搶過來的。
嫡子的出身並不算什麼,太子從不會認為,他是皇後的兒子,就理應成為皇帝,古往今來的皇帝,多的是非正宮皇後所出者。
只是他以前從未想過,有朝一日,他竟會和父皇走上同一條路。
不過他和父皇有一點不同,他絕對不會允許有人與他的阿祿搶位子,絕不會!
如果太子的想法被李暮歌知道,恐怕會讓李暮歌笑掉大牙。
在李暮歌看來,太子選擇去爭楚家女的時候,結局便已經註定了,太子的未來,肯定會重走皇帝的老路。
在這件事裡,除了太子妃外,無人無辜。
皇後自己受盡了妃嬪出身高門大戶的苦,為了保住自己兒子的太子之位,便讓自己的兒媳,承受自己當年一樣的痛苦。
太子為了能夠保住太子之位,去做他曾經不願意做的事情。
底線就是這樣,一旦被打破,之後會一步步後退。
人只要娶進宮,你不想讓人生孩子都不行,沒有孩子,哪個家族會為你拼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