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48章 落水救人,姜家人到長寧了
“畢竟是酒樓, 不管怎麼說,還是得做正事, 酒是少不了的。”
顏士玉注意到李暮歌在看酒,立馬解釋道。
“嗯,一點兒不意外,上樓去吧。”
李暮歌其實接受良好,就是沒見過,所以想要多看兩眼而已。
兩人從樓梯上去,走過樓梯的時候, 能聽見底下人在談論著此次的盂蘭盆法會。
每年中元節的時候, 佛廟都會舉辦這種聲勢浩大的法會, 是入鄉隨俗, 又是一種節日的慶典,李暮歌之前沒有參與過, 覺得挺稀奇的。
“他們稱呼咱們的中元節為盂蘭盆節,聽說是音譯而來, 本意為解倒懸, 是極苦的含義。”
走入包廂, 坐到了位置上, 顏士玉開始給李暮歌解釋盂蘭盆節的由來,同時也是沒話找話說。
李暮歌到還真不知道,盂蘭盆的本意是解倒懸, 估計外面大多數百姓也不知道盂蘭盆的意思。
不過知道也沒什麼用, 節日照樣過, 而且大部分人還是稱呼今日為中元節。
盂蘭盆節估計只有佛教徒, 以及在佛寺前會被提起。
聽著顏士玉的聲音,李暮歌的思緒逐漸離家出走。
最近她在複盤, 複盤她之前複仇的步驟中,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太好,她打算之後改進一番。
現在她要開始對付榮陽了,榮陽可不是之前她對付的那些小卡拉米,她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來,以免陰溝翻船。
顏士玉不知道坐在對面的李暮歌腦子裡裝得全是與中元節無關,但又都很陰間的事情。
她繼續說盂蘭盆節。
“解倒懸其實與傳說中的人死後墮入六道有一定關系,盂蘭盆,拿這盆盛滿美味珍饈,奉於先人,不讓他們受餓鬼道之苦。他們一向推崇解救世人,倒是沒有脫離初衷。”
李暮歌回過神的時候,正好聽見了顏士玉的最後一段話。
佛憐世人,拯救世人。
她從窗戶向下看,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大部分是去往佛寺的,他們手上都拎著籃子,籃子裡有燒香拜佛的一應物件,還有不少給自家先人的供奉。
“這些年來,民間拜佛的人越來越多了。”李暮歌沒什麼情緒地說道,像是在闡述事實,又像是在忌憚什麼。
顏士玉沒琢磨出李暮歌此刻的情緒,斟酌片刻,小心開口,“先帝崇尚佛法,沒法子啊,前朝因那些老道直接滅了國,確實得小心些那些老道士。”
顏士玉的話和之前覃韻詩曾經說的話,此刻完成了重疊。
李暮歌覺得,真正害怕道教的人不是皇帝,而是世家大族們。
“我記得有個前朝的皇帝,要死要活的想出家,被朝臣們勸回來三次。”
歷史有時候驚人的相似,在李暮歌所在國家的古代,有個皇帝幹了同樣的事情,那就是南朝梁武帝蕭衍,三次出家當和尚。
“前朝信的人比較少,鬼神之說,虛無縹緲。”
顏士玉對這些宗教的態度是敬而遠之,實在躲不開,那她選擇佛。
李暮歌能理解顏士玉對道的排斥。
這些年來出名的道士,要不用長生之術要皇帝的命,要不就直接造反要皇帝的命。
總而言之,道士從很早就開始搞革命了,是堅定的反封建鬥士,喜歡順民的統治階級不喜歡道士可太正常了。
“許多不打算出家的世家貴女都會選擇掛名在道觀之中,成為坤道,變為方外之人。”顏士玉說這話的時候,想起了穆盈梔,她好像就是個方外道士,“道觀其實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