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今日殿內要點什麼香?前段時間梧桐殿的翠珠姑姑送來了一小盒香料,說是良嬪娘娘親手調變,不如用那一盒?”
正在點香的茯苓捧著一個託盤過來。
盛天皇帝喜歡薰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此到了如今,不光貴族們屋中好薰香,連普通百姓家裡都會點點兒香薰一薰衣角。
不過比起百姓家隨手買的香,貴人們用得香都特別講究,是調變後得來的,加在裡頭的每一份香料,都格外名貴。
最好的香,能一斤抵過百金。
良嬪是用香的高手,她能年近四十依舊頗得盛寵,離不開她一手調香的好本領。
李暮歌將那放著香的盒子推開,裡頭是她熟悉的香,湊近,她聞到了淡淡的茉莉味道。
“又是茉莉,母妃最近可真喜歡用茉莉,前幾日,本殿下去大皇姐府上游船,看見荷葉滿塘,荷花含苞待放,眼下荷花才正是時節,換荷香吧。”
李暮歌將木盒子推上,那湊近聞時有些過於濃鬱的茉莉香,徹底消失。
茯苓並未察覺到不對,聽話得將荷香找出來點上,嫋嫋白煙自香爐中升起。
“聽聞,昔日顏三娘子與大皇姐赴宴,人未至而香氣撲鼻,連在園中翩翩的蝴蝶都被吸引,繞在顏三娘子身側起舞,自此,顏三娘子得一雅名,號蝴蝶居士。”
李暮歌說得顏三娘子,正是大公主閨中密友顏士珍。
剛點完香的茯苓有些迷茫,她今年才十四,年紀小,根本沒聽說過這件事。
倒是屋中一個平日裡沉默少言的女官說話了。
“回殿下,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十年前皇後娘娘設宴,殿下也在宴上,沒想到十年過去,殿下還記得此事。”
那位女官名錦繡,是宮中老人,曾在梧桐殿伺候,後跟著李暮歌到了春和宮,她性格木訥,最是老實。
良嬪選她做春和宮的女官,就是怕有女官仗著年歲大,欺負原身,李暮歌每次看見錦繡,都覺得良嬪對原身也不是一點兒感情都沒有。
就是比不上對六公主而已。
李暮歌不知道書裡的回憶名場面裡,原身還在裡頭當背景板,真純純背景板,一句描寫都沒混上。
“嗯,印象太深刻了,此次本殿下落水,全賴顏家六娘子相救,今日本殿下身體大好,該去登門拜謝,顏家人能有一手出神入化的調香之術,想來是好香之人,不如挑兩盒母妃調變的香送過去,錦繡,你去庫房挑兩盒吧。”
李暮歌看見錦繡神情不禁微變,在她還待多看的時候,錦繡已經恢複了平日裡木訥的模樣,恭恭敬敬行了一禮,去挑薰香了。
她看都沒看茯苓放在盒子上的那一盒香料。
茯苓看著錦繡離開,回頭跟李暮歌說道:“殿下,這幾日梧桐殿送來的香不多,就這一盒,不如包上?”
細看能看出茯苓眼底的疑惑,庫房裡沒有香了,錦繡去哪兒包啊。
“就這一盒了?看來錦繡姑姑是直接去梧桐殿拿了,殿下,錦繡姑姑就是太不愛說話,但她辦事向來穩妥,還請殿下莫要怪罪。”
白術趕忙開口,她和錦繡有些親戚關系,李暮歌在某一次重生後,聽到白術私底下喊錦繡姨母。
“沒事,是本殿下沒記住庫裡有什麼東西,不怪她,叫人去顏家送帖子,問問顏六娘今日可有空,我要約她出來一敘。”
不是正式到顏家拜訪,李暮歌還沒有外出建府,正式上門不太好,而且她昨天忘記給顏家送拜帖了,現在上門實在是不太講究。
約人出來玩就沒那麼多事了。
再說了,李暮歌還有些事想單獨跟顏士玉談一談。
錦繡很快便帶著兩個包好的木盒子回來了,她確實是從隔壁梧桐殿新要了兩盒,李暮歌笑吟吟地誇了錦繡兩句,說她今日倒是格外懂得變通。
錦繡訕笑兩聲,躬身行禮,沒有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