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郵差跟一般的郵差沒甚什麼不同,一樣穿制服、背郵包,但他出勤送信時,不在日間,而是午夜過後他送的不是郵件,只是一張白紙。
收到白紙的住戶,不出七日,戶中一定有人身故,且多為突然死亡,而那張白紙亦會隨著死者亡故後離奇消失!
恐怖的謠傳是,從來沒有人看到鬼郵差長什麼樣子,一旦你看到他,你家就會在三天內收到那張白紙,突然死亡的人便是你。
50、60年代的灣仔區,因為沒有郵箱,因此以前的郵差都是上門送信的。
有一天晚上,住在皇後大道東一帶某個住戶收到了一名郵差送來的信靈異事件。
那個住戶對郵差午夜送信感到奇怪,因信上清楚寫了收件人的姓名及地址,所以他還是拆了那封信。沒想到信封裡竟然只是一張白紙。
可是過了數天,這個收信人就死了。
在這個時期,住在灣仔區附近的居民,還是有人陸續收到這個郵差送來的信,同樣不出7日也必死無疑。
不過有一個人,晚上在灣仔區看到這個鬼郵差走過。因為不想坐以待斃,便找來法師想要驅走這個鬼郵差。
但法師說只能暫時把鬼郵差給驅走,但它有一天還是會出來送信的,所以法師就長期住在大道東的洪聖廟裡,以防鬼郵差再出來送死亡信件。
幾年之後,這個法師死了,就由他的兒子接任,繼續擋住鬼郵差,不讓它送信。
傳聞法師的兒子現在還住在灣仔區。
另一說法為法師與鬼郵差達成協議,法師說:‘若我一日不死,你(鬼郵差)就不能再出沒大道東一帶!’從那天開始這鬼郵差就再沒有出現。”
秦清將故事娓娓道來,秦亭到沒什麼感覺,但是楚盈卻怕了。秦清這時候看見秦亭一臉不相信,露出了認真的神色。
“據說‘鬼郵差事件’並非空xue來風,一名住在灣仔40多年,在灣仔‘民間生活館’的當導覽員的姓黃的人表示,的確有聽聞鬼郵差送信的傳聞,地點就在灣仔區的舊郵局。
不過她說並非收信人都會死,據說收到白紙輕則有血光之災,重則有殺身之禍。
甚至有老住戶曾對採訪的記者憶述:從來沒有人看到鬼郵差長得什麼模樣,只知道若你見到它,而它用發光的雙眼望向你,你家就會於3天內收到一張白紙,幾日後便橫死。而那張送來的白紙亦會隨死者死亡後,無緣無故消失。”
秦亭發現秦清還挺能侃的,說起故事還真的滔滔不絕……
“老住戶還說:見到鬼郵差不用怕,它不會主動看人,它的職責也只是繼續送白紙給應死的人。
位於星街上的土地廟,在二戰時曾被日軍誤炸而死傷無數,留下不少無辜亡魂。
相傳之後住在附近的居民便目擊有亡魂飛來飛去,或者是在防盜門眼看到許多‘人’,但開門後便空無一人的怪現象。大概80年代的時候,居民請法師進行風水法事,並建土地廟,種植竹樹及掛上珠紗布以分隔陰間與陽間,這些怪現象才逐漸消失……”
秦清平日裡還真瞭解不少這些靈異之事。
由於香港才回歸祖國十幾年,因為長期與大陸分離,躲過了國內的幾次封建迷信的清掃,不少“騙子”都跑到了香港和臺灣,造就此道在香港發展的愈發興盛。
“這種事……還是別當真的好……”看見秦清那麼認真,秦亭有點無語。
雖說他相信確實有這樣的存在,但是鬼靈一般不會主動害人,即便真是惡鬼,要是真敢靠上了,砍了了事!
楚盈真的相信這樣的事情,身體秫秫發抖,像是受驚的小貓,縮起來四處張望,生怕出現什麼鬼怪。
“也不必那麼害怕……”秦清看見楚盈這一副樣子,把一個女孩子嚇成這樣,頓時有些不好意思。
吃飽了的小袁寧很不安分,從秦亭手裡拿的黑色紙傘裡跑了出來,坐在秦亭肩上,咿咿呀呀的嚷著,似乎在說話,要趕秦亭走,似乎有點不喜歡這個地方。
這裡天黑了以後,出外走動的人不多,因此顯得有點安靜,小袁寧不喜歡這樣的地方,喜歡熱鬧的地方。
“快點換地方吧……”秦亭被小袁寧鬧的不行,又看見楚盈在這裡待的不舒服,開口提議離開。
“雖然香港那麼多的靈異故事,但是我長那麼多都還沒見過鬼呢!”秦清看見楚盈害怕,不由得有點無奈。
“你沒見過不能說沒有……”秦亭抹汗。
“香港的鬼故事到處都是,不能為真……反正我覺得挺有趣的。”秦清聳聳肩,帶秦亭他們到別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