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戴將軍所言,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也沒有什麼能守得住的秘密。在我們把可控核聚變技術分別傳送給戴將軍和馬克之後,又有一些地球人找到我,希望我也一視同仁,給他們傳送一些“寶貴的”藍星技術。這些人都在司令官留下的聯絡名單上,我之前也偶爾會和他們互通一些資訊。不知道他們從哪個渠道獲悉了技術傳送的事,就開始頻繁向我提出要求。我請示了司令官,他的答覆是:“不行!”
可笑的是,這些人對用於星際航行的新型大推力火箭技術更加熱衷。在他們內心深處,已經認定黑布不可戰勝,人類唯一的出路就是逃離地球,到茫茫宇宙中去開闢新的定居點。和這些人交流後,我愈發覺得戴將軍的堅守實在是太可貴了,他提出的“兩手準備”,沒有一條是涉及到逃跑的。
儘管後來這些人沒能從我這裡得到什麼,但地球人中的“逃離計劃”最近卻越來越暗流洶湧,一個突出的標誌就是當前各國火箭發射數量激增,以往地球上每年大約僅僅發射100枚火箭,但最近三個月就已經達到了這個數字,而且連一些以前從未涉足火箭發射的小國家都在積極參與進來。雖然這些火箭都打著科研實驗或者商業發射的幌子,但是我注意觀察過,一些火箭的設計和推力明顯超出了它自身聲稱的發射目的需求。看來,除了馬克和他背後的勢力,一定還有很多國家和組織在暗中推進“逃離計劃”。
這一跡象令我非常擔憂,按照地球人現在的技術水平,一枚大推力運載火箭從設計、生產、發射到後勤保障,總費用約10億美金,這筆費用可以供10萬地球人舒舒服服地生活一年時間。姑且不說一枚火箭究竟能搭載幾個地球人,僅是一枚火箭本身的生產和發射成本,就會擠佔掉10萬地球人的生活成本。如果“逃離計劃”大規模實施,也就意味著70億地球人中的絕大多數都要忍飢挨餓,為了0.01的地球人的逃離而犧牲掉自己。這比那塊黑布完全籠罩地球所造成的毀滅效果還要驚人!
或許戴將軍的建議有道理,必須儘快成立一個最高階別的“特別委員會”,強令各國目標一致統一行動,把各種明裡暗裡的“逃離計劃”扼殺在萌芽裡。但是我們在星際交往中一貫的主張就是“不干涉”,司令官也從沒有深入介入地球人內部事務的打算,到底該不該向母星彙報戴將軍的建議?我一時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
如果我們的學士能夠儘快找到破解那塊黑布的方法,以上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但是,在最近幾次與司令官的通話中,他從來沒有提過這件事。我知道,他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如果有了什麼突破性進展,他一定會主動說出來。
那塊黑布每天都在穩定增長,我隨時都在觀察它的狀態,現在它的面積已經達到16平方米,4x4米的絕對正方形。九個多月前,它才僅僅只有我客廳裡的小茶几那麼大,現在它的面積已經超過了整間客廳。不僅我在觀察,地球上空還有60多顆衛星時刻圍繞在它上下左右,密切檢測它一點一滴的變化。但它絲毫不為之所動,每天都以精準刻板的速度穩定增長,一點一滴地吞噬著我們的努力。
希望,現在我們唯一的武器就是希望,一定要在它把所有人的耐心都消滅殆盡之前,為每個人找到新的希望,而且這新的希望,絕不能以犧牲絕大多數人的生命為代價。
也就在這九個多月的時間裡,吳磊的兒子出生了。黑布在增長的同時,他的兒子也在母體裡一點一滴地生長,我知道這不算巧合,因為同期還有很多很多地球生命在萌芽成長,但這多少給了我一些信心。黑布再強大,它也是個沒有生命的物體,並不會永無止境地生長,而人類的繁衍生息卻會一代代延續下去,只要這份希望還在,我們最終就一定能戰勝它。當我靜靜地隱身在產房外,聽到嬰兒呱呱墜地後第一聲響亮的啼哭後,這種信念更加強烈了。
孩子出生後,我第一次去看望吳磊。他在裡面的精神狀態還不錯,雖然被“保護”了近四個月,中間還換了幾回地方,但他並沒有消沉,一看到我就急著打聽外面的情況。我把最近發生的事都告訴了他,包括“逃離計劃”、白色聖靈,還有“藍盟”的發展情況。他已經知道自己的兒子出生了,看來“保護”他的那些人還是很有人情味的。
不出我所料,他的反應非常堅決,立即阻止“逃離計劃”,否則“黑布底下人人平等”就成了一句空話。他在房間裡走來走去,激動地揮舞著手臂,“劉老師,必須趁早動手,不然對不起組織,對不起支援我們的那些人!”
我承認,他最後這句話打動了我。
與吳磊見面幾天後,聯絡人找到我,請我過去一趟。“好訊息”,他興奮地說,“我們找到了一個!”
“誰?”我問。
“‘白色聖靈’的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馬上趕過去。還是前兩次去的那棟大樓,但這回聯絡人直接把我帶進了一間地下室,我推門進去,戴將軍已經在裡面等我了。
他簡單向我介紹了一下情況,這個人叫李昭,最近很活躍,在網上發了很多“白色聖靈”的東西,被盯上之後很快查清楚了他的身份,就把他“請”了過來。“還是個大學教授呢”,戴將軍撇了一下嘴,示意審訊開始。
審訊室就在隔壁,與我們的房間隔著一面很寬大的單向玻璃窗,對面的情況看得很清楚。不一會一箇中年男人就被帶了進來。這個人個子挺高,偏瘦,衣著整潔,頭髮也梳得整整齊齊的,戴著一幅黑框眼鏡。
“姓名、年齡、職業”,審訊員不緊不慢地說。
“你們不都知道嗎?”那個人滿不在乎斜坐在椅子上,翹起了二郎腿。
“這是程式,請你配合一下”,審訊員說。
“李昭,46歲,大學教授。”他垂著頭懶洋洋地回答。
“好的,李教授,請你來是想向你瞭解一些情況,希望你能夠如實回答”,審訊員揚了揚手邊一摞厚厚的材料,“你是怎麼得到這些東西的,又是出於什麼目的,要在這麼多家網站匿名進行傳播擴散?”
我注意到,那些材料裡面都是“白色聖靈”的內容,和我得到的那份一模一樣。
“怎麼?你覺得這些內容有假嗎?”他抬起頭,用挑釁的目光看著審訊員。
“假不假暫且不說,我的第一個問題是,你是從哪裡得到這些東西的?”審訊員很平靜地重複提問。
“這個問題應該我問你才對吧”,他提高聲音瞪著審訊員,“你們什麼都知道,卻把蓋子捂得死死的,我一個平頭老百姓,偶爾得知了真相,就想著趕快把它們公佈出來,讓更多的人不再受矇蔽,我這個做法有錯嗎?難道普羅大眾就該一直被你們欺騙下去嗎?你們還準備要向我們瞞多久?”
審訊員笑了笑,“平頭老百姓絕不會傳播這些東西。你是從哪兒得到的?”
“我在路上撿的。”他斜睨著審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