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陽和擁有的日程安排都相當緊,僅僅只有很短几天時間商討合作事宜。
但在實驗材料未成型之前,一切都是空談。
asa 樹脂在戶外是 abs 樹脂的良好替代品,在d國已有 40 年以上的應用史。
但很可惜asa 樹脂的國內研究工作開展較少,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至今,毫不客氣的說,除蘇陽外,目前國內科學家還沒有人進行過相關合成與效能研究方面的基礎研究工作,目前他們沒有掌握可工業化的核心技術。
蘇陽記得,似乎在九十年代中期,國內一家化研院進行過 asa 樹脂的基礎研究工作,但沒有突破核心技術瓶頸,產品力學效能較低。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末期,才有南方一所著名雙一流大學某教授使用帶雙鍵的過氧化物作為接枝劑,利用雙鍵和過氧鍵的分解溫度差異來達到asa合金核殼的接枝目的。
很遺憾的是,該生產工藝為非常溫常壓反應,不利於產業化生產,由於未能控制聚丙烯酸丁酯核層的交聯程度,實際上不能生產出可實際應用的高效能產品。
布里克按照蘇陽吩咐,正在採用萬能試驗機對前一天蘇陽製備的asa 樹脂的標準衝擊試樣進行彎曲斷裂製備彎曲斷裂試樣。
這種工作,他以前經常做。
尤其是在歐洲的大型實驗室裡,布里克幾乎每天都要不斷重複此類繁瑣勞動。
只不過,在一個比他年輕,甚至學歷程度也比他低的蘇陽指導下做實驗,布里克感受到了與往日不同的體驗。
彎曲斷裂試樣和衝擊斷裂試樣形變機理觀察的制樣方法,都是將斷裂試樣在液氮中冷凍後,在100c下,使用超薄切片機沿垂直斷面方向切成平面來製備觀察面再使用掃描電鏡觀察。
不過,掃描電鏡觀察步驟卻是由蘇陽親手進行。
同樣的實驗,落在布里克眼裡,就像是一項全新科研似的。
使用掃描電鏡術有講究,蘇陽超強的節奏感,熟練的手法和操作是布里克首先感受到的東西。
這是稍稍有些需要意會的感覺,對於體會者來說,也是需要些微的基礎。
可問題來了,在布里克的瞭解中,似乎國內普通大學並沒有掃描電鏡這種高階實驗室裝置,蘇陽以前在什麼地方進行過掃描電鏡操作?
好難理解。
偷偷的抬頭看了一眼全神貫注的蘇陽,此刻布里克滿眼的佩服,掩都掩飾不住。
“蘇教授,接下來的步驟我很熟悉。”
翟偉成的聲音從後面傳過來,讓布里克很無奈。
經過短短二十多天的接觸,翟偉成對蘇陽的稱呼已經從“那小子”變成蘇先生,再到如今的蘇教授……
今後還不知道這傢伙會怎麼改。
翟偉成的拍馬屁技術,果真讓布里克望塵莫及。
但有一點布里克還是不得不承認,在他心裡,他也把蘇陽當成了當年教導他的導師一樣,不僅佩服而且從內心深處尊敬。
誰能掌握最頂尖的科研技術,誰就是王者。
這不僅是實驗室規則,同樣也適用於任何職業領域。
翟偉成比布里克更早來到殷茵的化工集團,而且他的資歷與翟偉成的背景都差不多,科研成果不相上下,發表的學術論文也基本相等……
所不同的是,翟偉成在布里克還是博士研究生的時候就已經成功在歐洲幾家頂級化學實驗室站穩腳跟,布里克目前還只是一隻默默無聞的“菜雞”。
顯然,想要更接近實驗室科研學術帶頭人,更多學習自己想要獲取的知識,學術帶頭人做實驗時打下手的時候腿勤、嘴勤、手勤是關鍵。
在這一方面,老外跟國人相比,永遠處於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