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陽點著頭,殷茵的評價與自己判斷基本一致。
來自臨川鎮的野茶就是少一個顯赫的身份,否則價格不會低於獅峰龍井。
殷茵把杯中茶一飲而盡,回味良久,道:“對了,你還沒講這茶的來歷呢。”
蘇陽呵呵一笑,說道:“這茶產自海城不遠的一處叫臨川鎮的地方,沒有名字,當地人稱之為野茶,一斤這樣的上上級野茶,才能賣到20塊錢左右吧!”
頓時,殷茵的眼睛頓時瞪大,隨後就是一副惋惜的神色,連道可惜,“不該啊,不該,這是暴殄天物啊!”
蘇陽這才笑道:“我這次來見劉太,就是想請劉太幫我找一位製茶名家來教會野茶產地的農民學習最佳的炒制手法以及採摘流程,還有,茶葉的分級標準等等。”
“這個倒是不麻煩,我認識一位製茶名家現在就在港市,我可以介紹你們認識。”殷茵想都沒想,很痛快地答應了下來。
港市人愛茶,這個很多人都知道,而且港市人對香氣濃郁的綠茶更是情有獨鍾,所以在港市販賣茶葉的商人非常多,殷茵就認識一位現成的製茶高手。
“不急不急,其實我今天來劉太這裡還有一些別的想法要和劉太商量。”
蘇陽笑著說,“這些茶都來自於海城附近的臨川鎮,劉太剛才品了茶,也知道能產出這種品質茶葉的地方應該是個風景秀麗無汙染的風水寶地。”
殷茵同意點頭。
“我很早以前就委託鮑爾斯的律所以及他們的合作伙伴四方通合與海城進行投資談判,很可惜,直到現在也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蘇陽先把自己準備投資80億人民幣打造臨川民俗文化“特色小鎮”的想法和規劃內容與步驟毫不保留的告訴了殷茵,直到殷茵瞭解了他想要表達的全部意思後,才笑著說,“我今天和我的合夥人帕克先生今天來找劉太的目的就是想,透過劉太組建一間有港市名人背景的投資公司,用於將來在臨川鎮的投資建設。”
找到殷茵合作其實也是蘇陽的無奈之舉。臨川鎮投資的事情已經拖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四方通合那邊做出無數努力,但成績並不凸顯。
現在,蘇陽透過世界盃賽事已經積攢了一大筆資金,他忽然想起前世海城的第一筆最大的旅遊投資就是當由港市一位茶商發起的,所以就帶著碰碰運氣的想法來到了殷茵的公司。
坦白說,在1990年有港市名人富商背景的投資公司更容易被海城那邊接納,這是不爭的事實。
雖然這種“偏見”情況很快就會被國內拋棄,可眼下蘇陽還無法改變。
至於怎麼合作,以什麼方式持股,究竟如何控股,蘇陽在來此之前都在心裡打好了草稿。
聽完蘇陽的話,殷茵就露出了猶豫的神色。
茶市是個什麼行情她心裡清楚,絕大多數人喝茶,是不分茶品茶性,在港市什麼茶有名,顧客就點什麼茶,蘇陽帶來的野茶雖好,但連自己這種內行都沒聽過,普通大眾就更不知道了,很難有市場。
更何況,蘇陽的想法可不止是投資一個茶場那麼簡單。
做旅遊市場需要的資金太大了,單是一家公司投入前期建設根本就負擔不起,在不明白國內對外資注入旅遊業具體意見之前,要她答覆蘇陽非常困難。
“小打小鬧的話,我還可以投一點,但想要做大的話,我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說起做生意,殷茵是個很謹慎的人,人情是人情,生意歸生意,她不想因為自己讚賞蘇陽就去冒那麼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