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214章 海嘯二)
如果單純從震級和威力來考量,始於尼莫點的大範圍海嘯其實甚至稱得上“溫和”。
相比歷史上發生過的那些波速動輒達到每小時數百公裡、浪高二三十米的大海嘯,尼莫海嘯不但慢慢吞吞,且在距離最近的皮特凱恩群島登陸時,預測浪高也不過十米,等到登陸亞歐大陸,預測浪高已經不過12米。
因此有人評價:與其說是“海嘯”,不如說是一次全球性的、溫吞的水漫金山寺。
現場沒有收音,所以這一切在觀眾面前演繹時,都是寂靜無聲的:
皮特凱恩群島留下攝像頭傳回的畫面上,一堵數米高的“水牆”向海岸線平推過來。堤壩在這樣的水牆面前形同虛設,很快就被漫過。留在道路上的車輛隨著水流漂浮,小鎮的木房子被海水浸泡,只剩下屋頂。
畫面有些抖動,可能是地震,也可能是水流沖擊的影響。切到無人機航拍的畫面時,從俯瞰的視角,皮特凱恩群島就像一堆被水逐漸浸濕的碎紙屑。
在水牆登陸的同時,海水彷彿被蒸騰起來,化作乳白色的大霧。曾經人來人往的旅遊小島,在半個小時之內就變成了一片白茫茫的秘境。
緊接著攝像頭開始陸續出現故障。
盡管也可以解釋為“進水”,但瞭解過亞空間的人都明白,更大的可能是皮特凱恩群島已經沉入了2號位,實體開始發生扭曲,破壞了攝像頭內精密的零部件,證據就是由華夏提供的、加持護符的“連山攝像頭”仍然在工作——但絕大部分機位拍攝到的畫面也只剩下了彌散的霧氣。
同樣的場景在馬厄島重複。
在這座幾乎沒有人類活動痕跡的小島上,主要的受害者是企鵝。海嘯對於擅長游泳的企鵝似乎不是致命的災害,但馬厄島的企鵝仍然表現出了超出預期的恐懼。
透過少數攜帶“連山攝像頭”的企鵝,可以觀測到,在海嘯來臨以前,企鵝們就紛紛往地勢更高處擠,似乎不願意浸泡在來自遠方的不祥海水中。
由於攝像頭是由企鵝佩戴的,畫面抖動非常厲害,只能從斷裂的冰塊猜測是否伴有地震,以及等待連山氣象臺的測定結果。
就在這個時候,眾人忽然紛紛驚呼——在皮特凱恩群島畫面切到“連山攝像頭”其中一個機位時,一隻綠色的觸手突兀地打在了畫面中間!
觸手似乎只是扒拉了一下,就對攝像頭失去了興趣,很快離開了。但黏稠的汁液掛在鏡頭上,給畫麵糊上了一團團詭異的深綠色,提醒著人們剛才的一幕並非幻覺。
很快馬厄島那邊也出現了騷動,企鵝群變得更加驚恐,鏡頭隨著攜帶者撲騰著試圖爬上更高的冰層而不斷晃動,直到其中一隻落在後面的企鵝被不明生物捕食——攝像頭被一起吞了進去,又很快被嘔了出來,最後掉在冰層上徒然拍攝著霧氣彌散的天空,同樣被綠色黏液糊滿了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