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員對安全人員,王佳可應付自如。或者已經得到授權,她一個電話打到華夏駐巴大使館,而後與那三人坐下聊天,直言不諱談論起共同關心的話題。
不到3分鐘,巴機構人員接到一個電話後,語氣和交流更融洽。幾人一會英文一會烏爾都語,一個多小時後,他們更加禮貌和恭謙地告辭。
只不知非華夏籍人士或歐美人,有沒有使用這個特權的機會?當著巴基斯坦國家安全部門人員的面,還能打得出電話?打過電話還可以滯留著聊天?
掌握幾門外語,且那麼能打,而具有不錯的外交能力,暢鵬收起對其官二代的看法問道:“你們聊什麼?”
“同行所關心的話題,中巴官方、軍方和安全部門的聯絡與合作比民間更加緊密。我在外語學院進修的烏爾都語,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應用的機會不多。不同於多次往返歐美,首次前來巴基斯坦,這一次得抓住機會,好好練習一下。”
王佳可的工作狀態顯得很敬業,不禁讓人另眼相待,暢鵬說道:
“給我說說你們聊的具體內容,從你們的英語會話中,我聽出一些與我的人有關聯的話題。”
“下午陪同我們的軍人,從村民口中詢問出敏感點。你的人帶有不少武器,絕不是單純的旅行團。正因為我的身份和駐巴使館的證實,巴方給我們三天時間展開調查。如無結果,他們便會介入。老王,你的那些到底什麼人,能給我說說嗎?”王佳可正式進入她本次的使命狀態。
“這個問題先放一放,塔利班和isis我聽過,但目前俾路支人好像與本次的我們有直接關聯,你先給我談談他們的情況。”暢鵬在尋找為何兩名俾路支人與周坤等人在一起的答案。
王佳可開啟她的手提電腦,與手機連線熱點共享,按動幾下鍵盤,便將電腦螢幕轉向暢鵬一方。
世界上有約400萬的俾路支人生活在巴基斯坦,於俾路支省有200萬人,其他多分佈在信德和旁遮普地區。俾路支人在伊朗和阿富汗還有分佈,分別約200萬人和65萬人。
俾路支斯坦,數百年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在英國統治印度時期,剽悍的俾路支騎兵,曾經與英國人血戰數月,血流成河。
1947年印巴分治時,俾路支省卡拉特土邦曾拒絕加入巴基斯坦,自行宣佈建立所謂“俾路支斯坦獨立國”。一年後,被巴政府用武力鎮壓下去。後來俾路支人多次發動武裝暴動,要求實行高度內部自治,均被巴政府武力平息。
巴政府曾對俾路支人採取安撫政策,宣佈實行大赦、增撥發展費用和增加對俾路支地區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等,俾路支分離運動陷入低潮,暫時使矛盾有所緩解,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俾路支省位於伊朗、阿富汗三國交界地區,其面積34萬平方公里,是巴基斯坦面積最大的省,佔有巴國領土的48。並與阿拉伯半島隔海相望,是南亞通往中亞、東亞通往西亞的必經之路,也是中亞各國進行轉口貿易的重要貿易通道,同時也是中東、中亞通往遠東的重要能源通道。
當地人口以俾路支人為主,語言為烏爾都語及俾路支語,主要信奉遜尼派伊斯蘭教,以放牧和農業為主。俾路支省盛產天然氣,天然氣蘊藏量十分豐富,位於該省的蘇伊天然氣田是世界十大天然氣田之一。
其首府“奎達”,位於該省東北部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坐落於一個靠近阿富汗邊界的河谷,一條道路在坎大哈西北。
在俾路支省臨海城市瓜達爾,巴政府在華夏幫助下建立一個新港口。以此作為巴基斯坦海軍與另一軍事基地,並減少巴基斯坦的對目前僅有的卡拉奇和卡西姆這兩個主要港口的依賴。
上世紀蘇聯入侵阿富汗,巴國成為支援阿富汗抵抗力量進行“伊斯蘭聖戰”的戰略後援,前蘇聯為了從內部瓦解巴支援阿富汗游擊隊的後勤運輸線,成立專門在巴國從事破壞活動的組織,其中便包括“俾路支解放軍ba”。
當時的克格勃主要以“俾路支學生組織bso”、為核心組建了“俾路支解放軍”。在戰爭期間,“俾解”非常活躍,並曾把蘇式馬思主義作為他們組織的指導思想,俾解當時的首領和不少成員在前蘇聯受過訓。
蘇聯解體後,他們失去了資金來源,也失去了精神支撐,這個組織開始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