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購物,便離不開被稱為非生活必需品的“奢侈品”,其概念是“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範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
“奢侈是一種整體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會認為是奢華的生活方式,大多由產品或服務決定。”
在經濟學上講,奢侈品指的是價值與品質關係比值最高的產品。
從另一個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無形價值與有形價值關係比值最高的產品。
奢侈品這個詞本身並無貶義,遂係一種高檔消費的行為。
華夏已成為全球奢侈品最大消費的大市場。至2012年,華夏消費者購買了146億美元的奢侈品,接近當年全球消費品市場的三分之一。
在普通人的概念裡,奢侈品幾乎等同於貪慾、揮霍、浪費。但暢鵬看來,它是一種個人品位和生活品質的提升。
前三天的購物,暢鵬任由李愛樺、張文佳和丁香三人自行選購她們認為需要的物品商品,而他卻大多在貴賓休息室裡抽雪茄、喝咖啡和上網。
一來為自己的身體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再則他將為三女設定一個對比的鋪墊。
其結果不出所料,三女‘精心’挑選的商品,價格大多低於1萬人民幣以下。
在她們稀罕地、將僅僅被稱為商品的各類生活必須品,在房間裡給心上的男人炫耀時,暢鵬捧著她們更精心為自己選購的‘商品’時,笑了!
以她們的知識面、社會觀和購物理念,談不上價效比的體驗體會。而對於奢侈品,那簡直就是一個“貴”的代言詞!在購物過程中,但凡過萬的商品,她們是不會沾邊的。
所以,從第四天起,暢鵬一出手就給她們三人各人購買一件昂貴的禮物,價值和金額超出她們幾天“放開來”購物的總和。
這一單,於一個系列就完成:十大名錶之中的百達翡麗、江詩丹頓、伯爵。
每一塊手錶都是定製級、限量版和價格均超過20萬美金的奢侈品。
按各人的性格和愛好,李愛樺選中百達翡麗;張文佳看中江詩丹頓;丁香則庸俗地被鑲滿寶石鑽石的伯爵給吸引。
在付賬時,暢鵬對咋舌的李愛樺說道:
“你們眼中的貴,是天然的昂貴,而非人為的昂貴。不是成本的貴,它體現在邊際成本的貴。貴除了用料以外,關鍵是製作大師本身的工藝。這種工藝不可量產,每一件產品的邊際成本,大致接近他的平均成本,這才是貴的來源。”
看著正滿頭星星、計算22萬美金等於多少西海灣幣,一時捨不得將伯爵帶到手腕上的丁香,暢鵬說道: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奢侈品不等於損耗式的物品。隨著時日的遷移,它的價值和價格不亞於收藏品,戴上吧!只要儲存好,它們每一天都在漲價。”
“佳佳,別猶豫了,在日常生活中帶,執勤時收起不就行了。一會再給你買不怕摔的運動表。”
說著的暢鵬,把張文佳捧在手中表盒裡的江詩丹頓拿出,為她繫上。
如此一來,當晚的三女因為感動與激動,幾乎將王某人給榨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