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聊之下,隨著小口徑槍械的配置到位,暢鵬便讓布穀如當初陪練時一般,搞個極限體力射擊比賽。
跑不死的布穀、眼中目標大如籮筐的布穀,最高長官不會有便宜佔,莫不成將加減乘除的計算題改成幾何代數。下過一段時間狠功夫的布穀,能快速完成計算了,使用新式小口徑槍支亦不輸給誰。
不過,連暢鵬自己都稱奇,他的ipsc‘動態移動速射’狀態不比布穀差多少,不時還超過槍王。而特種兵裡的狙擊手和突擊射手們,無論怎麼練,他們的成績連與兩人比試的資格都沒有。
鑑於布穀的跑不死,暢鵬縱然具有心法的‘特殊功能’,兩人再極限比試的意義已不大,難道每天都跑上個馬拉松再射擊。
於是兩人便死命地玩ipsc,特種部隊靶場裡的各種型別的ipsc設施全部搭建,連三層樓房的立體ipsc都有,攀爬突降亦加入ipsc訓練比賽當中。<突擊衝鋒槍和tb半自動步槍與戰術外掛上插滿三種彈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發令槍一響,身於沙袋掩體內的暢鵬,右手拔出腰腿槍套裡的t7,左手搭上槍機就勢一抹便完成上膛,以1.5秒兩發的射速、在6秒內打倒8個距離15米的露頭靶;
而後跨出掩體立定,瞄準射擊,在8秒內打倒7個距離30米的半身靶,手槍空鏜卻不換彈匣,左手手指從衣袋中夾著一顆子彈放入手槍的空鏜內,右手拇指撥動保險隼、槍機上膛那一剎,扳機扣動打掉最後一個30米半身靶;
槍響彈匣掉,走前3步之間、左手一支滿彈匣裝上,右手拇指再次撥動保險隼、槍機上膛,半蹲下雙手握槍、朝8個距離50米的人形靶射擊,費時12秒打倒7個人形靶,第8顆子彈自動上膛,尚餘下7顆子彈的彈匣卻落下,扣響槍膛裡的最後一顆子彈,人形靶應聲而倒,手槍24發全中。
無彈匣無子彈的t7,亦可安全地插回腰腿間的槍套中,按下槍套扣,便往前方15米外的沙袋射擊點跑去。<突擊衝鋒槍已抽出伸縮的鋁合金槍托,右手握槍朝天,左手拉動槍機,槍體指向前,槍托上肩、貼緊下顎,開始小跑,100米外的半身靶已處於槍管缺口中,閉上呼吸,跑動中單發點射,11發子彈、8個半身靶一一倒地,平均2秒一靶。
槍口朝上,走到5米外的另一射擊點,立姿據槍瞄準射擊,200米外的8個人形靶一槍一倒地,費時15秒。
卸下彈匣,朝天扣響衝鋒槍裡剩餘的一顆槍膛彈,裝上彈匣關閉保險,放在地上。<衝鋒槍、收起卡簧式伸縮槍托,將槍帶掛上頸部,左手套入、掛於後背。
遂撿起步槍,到達10米外的掩體,趴下前已完成上膛,深呼吸兩下,閉上左眼瞄準,300米外的半身靶一響一倒,平均2秒打出1發子彈,其中兩發脫靶。即刻補射,8個目標,半自動步槍的十發子彈剛好打光。
換上一個滿裝彈匣,400米外的4個活動靶人形靶又剛好10發全補中打倒,15秒。
步槍最後一個彈匣換上,抓一把砂土楊上空中,心裡計算風向和彈道,瞄準500米外的4個固定人形靶,12秒。
昨晚沒有做‘壞事’,今天人品好,四發全中!
記錄,小口徑軍械又一個創新的記錄,2分24秒56個目標。布穀搖搖頭、壓力山大地上場,攤開雙手等待發令槍響起,這是一個他自己認為不可逾越的鴻溝。
不時在比試中輸下一兩場的槍王布穀,且不知他的司令仍然在作弊,所謂兩人都使用外表一個款式的系列槍支,但其內涵完全不同。
奇怪嗎?不奇怪。就如西海灣創造者創造出來的西海灣奇蹟,不僅僅耐人尋味,新生事物且層出不窮。
喜歡血染軍魂請大家收藏:()血染軍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