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西海灣自建立以來最為惡劣的事件,何況涉及被特區人民郎朗稱道為子弟兵的軍方,暢鵬的心情差到極點。
車隊在返回的路途中,他說聲“回特種部隊駐地”後,便一聲不吭,臉上鐵青。
“去靶場”,到達特種部隊靶場的暢鵬空手跳下越野軍車,順手從槍架拿起一支98k步槍,往軍裝上衣兜袋裡塞進一大把卡好5發子彈的彈夾,走到射擊位前,裝彈上膛便對準百米外的人形靶子射擊。
‘砰。。砰砰’,5發子彈打完再上5發,直到口袋裡的子彈打光。
跟隨前往巴黎新區的特種部隊官兵們以及留守營地者,慢慢往靶場聚集,講述和議論聲將事件的每一個環節讓特種部隊所有的官兵們知曉。
武有貴與多名大隊長、中隊長與小隊長、教官等人立於靶場的待發區,好似自己等人便是豹子那犯事者,無論對於監管與對手下隊員的關注度不足,眾軍官皆無言以對。
打光子彈往回走的暢鵬,那如利劍般的目光在眾軍官身上掃過,遂停留在布穀身上,他說道:“布穀拿槍,隨我射擊。”而後不聞不管,徑自往腰身紮上一個滿裝子彈袋,轉身走向射擊位。
布穀得令,快步上前提起擺放在槍架上的98k步槍,亦在腰上紮上子彈袋,小跑到射擊位,兩人相距約5米,如他的司令般開槍,區別於他的射擊速度已超過理論射速。
好個布穀,硬是持續地打出每分鐘20發的射速。98k步槍理論上最高時速為約15發每分鐘,而當今世界上最快射速為手動英七七步槍,英七七即是李·恩菲爾德步槍,它可以裝上布倫輕機槍的30發弧形彈匣,1分鐘內射擊30發。中間無需換彈夾,節省了換彈夾的時間,不愧為當世射擊速度最快的手動步槍。
包括上彈時間在內,布穀的射速仍然達到每分鐘20發,天知道他怎麼練出如此的速度。反正他布穀即如德意志人一般的死腦筋,讓射擊便提槍。
今日的射擊演示,司令長官交代過快、準、穩,此時的司令官雖沒釋出命令,但司令上膛舉槍射擊,絕不停頓。布穀亦以自己最快的速度開槍。
暢鵬剛打完一隻彈夾,卻見布穀已打完兩個共10發的彈夾,正熟手地上著第三隻彈夾,上膛舉槍扣動扳機基本無絲毫停頓及多餘的動作。
司令打百米靶子,他亦打同等距離靶子,幾乎無瞄準的停頓,那速度不比半自動步槍低多少,可準確度無可挑剔,槍槍十環。
好奇心一起,暢鵬不願意服輸,便耍起了花招,在布穀掛空槍機以彈夾上彈時,吹聲口哨,將槍口移向200米、400米、200米、300米、100米等毫無規律可尋的靶位距離。
布穀並不傻,他放低射速,司令官打一槍、他便根據司令所打距離同等目標開槍射擊。
一時間,跟隨著司令官射擊距離目標與槍擊速度,兩人兩支步槍的兩槍之間按毫秒計算,似乎等同於連發機槍的間隔射速與槍聲。
兩者相比之下,暢鵬無論射速與準確率無從與布穀比擬。他一時主意又起,在跑動間的每一槍即以臥立跪三種姿勢不間斷地射擊,心想如此應該佔有優勢。
但布穀在觀摩一小會,明白司令的射擊方式後,照葫蘆畫瓢,提槍運動、射擊動作、奔跑和打滾及改變射擊姿勢等,均絲毫不落下風。。。
非比試卻堪於比賽,兩人完全不同以往的射擊動作與方法讓圍觀著的特種部隊眾官兵看得目瞪口呆,基於巴黎新區事件的影響,觀摩著的幾千人沒人敢於發出包括於驚歎或讚賞等的任何聲音。
部隊中的狙擊手與精準射手拼命的往前擠著,武有貴和廖通民本欲制止任何形式的雜亂及喧囂,但轉頭觀察到造成稍許雜亂的人員全是與射擊有關的隊員,便讓身邊的軍官前去組織。
壓低聲音的數條口令下達後,狙擊手與射手們被安排至前一排,特種部隊各部全體、包括後勤人員井然有序地列隊,前排席地而坐,中間半蹲,後排站立,再搬來所有能墊高站立的物件,立體式的排列、爭取讓各級官兵的視線效果最佳。
前期射速快過司令的布穀先於打完子彈,他發射完步槍內最後一發子彈便起身原地站立,將司令的各式動作記在腦海裡。
暢鵬的戰術動作與射擊姿勢無所謂規範,尚無人能將他似乎於臨場發揮的動作規範化,或者說是此刻的暢鵬正在樹立以戰術動作為基礎的最有效的戰場射擊規範,因此而生髮出西海灣的戰術射擊規範教材。
當再次補充彈藥後,好傢伙,有樣學樣,兩人遂並非單一地補充子彈,而已是全副武裝。步槍、衝鋒槍、手槍、手雷、手榴彈與戰鬥組合包,全身披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