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的城堡裡,暢鵬頭枕李愛樺的大腿,好一個逍遙!
他腳搭在吳少珠的腿上,由李愛樺輕輕地按摩著的頭部,吳少珠小手有節奏的敲打暢鵬的大腿,嘴裡吃著劉雯餵過來的蜜餞。劉雯還不時在暢鵬的臉上親上一下,孔英傑更是遞上茗茶。
茶到嘴邊,茶品人也品、茶香人更香,過的便是神仙的日子。舒服!實在是太舒服了,哪怕就算天皇老子來了,他暢鵬也不想動彈一下了。
可天不遂人願,不速之客卻在這個及其不方便的時候來到,值班的內衛處長蔣麗娟前來報告,說徐德良領著徐淑嫻、丁香和一名叫做孤城子的什麼鬼道人前來求見。
徐德良擁有前來彙報請示的便利,那徐淑嫻、丁香前來求見也能理解,而孤城子是誰?
元首大人不得不從溫柔鄉里爬起來,從銷魂的客臥套間出來,上到平臺樓閣、帶著殺人般的眼光望向站在跟前的徐德良。
戰戰兢兢的徐德良,拿出一個信封遞交給暢鵬,說道:
“老闆,孤城子請求讓我呈交與您,說是您見字後如願見他,他便可招攬天下奇人為您所用!孤城子系是我招來的江湖人物,他介於幹也不幹、不幹也幹之間的人物,對學員就教一些如何看面相斷人的小把戲等,說他沒有本事嘛!道友們卻對他尊敬得很,我看不透他。”
想到能令徐德良敢於引薦的人應該不簡單,暢鵬不多言語,接過來把信封開啟。信封內就一張3尺宣紙,上寫著寥寥幾個大字:
“易通天經;大道無為!”
儘管後世來人的暢鵬並不精通書法,均能看出這字裡透著犀利的筆鋒、鏗鏘有力。
而從字面上看,易經與道法?
《周易》是華夏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
易經的內容極其豐富,對華夏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古代學者的哲學思考,透過對易經的研究得到啟發,哲學思辯能力也多數是在對易經的分析闡解和不同意見的爭鳴中得到訓練和提高。
最早受益的大家,可能便是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他將易經的思想精華融入自己的著作《道德經》中,創造了一個以辯證思維為核心的哲學體系。
他在此基礎上,不僅構造了一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萬物起源圖式,揭示了事物內部所包含的種種勢力的對立統一。
比如說:‘陰陽相抱’這一思想在易經那裡還是一目瞭然的符號圖,到了老子那裡便有了種種具體的事物形象的分析。
易經在老子手裡,已經到了社會、政治、倫理等一切方面,遂是老子觀察世界的方法。
他運用這條物極則反原理,對世間萬物進行著辯證概括,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堅強處下、柔弱處上。他更用這一條法則,提出了一系列處理世間各種問題的具體辦法。
老子從易經中得到啟發而形成的辯證思想,譜寫了華夏哲學史上頗有特色的一頁華章。
不懂易經的暢鵬,讀過老子的《道德經》,併為之而折服。今天這個孤城子能把二者結合而書,想必他的目的和意義不淺。遂決定見他一見,讓徐德良去城堡大廳領他上來。
孤城子其貌不揚,年紀約40歲,站在西海灣元首面前不卑不亢,一副榮辱不驚的模樣。
請他坐下,給他斟上一杯茶。只見他聞品淺嘗,兩杯入喉卻不再動。
知他會茶道、懂禮節,暢鵬便說道:
“孤城子!以名斷意,你是道家人。直說吧,天下奇人如何為我所用?”
孤城子立即起身,對著暢鵬鞠個躬,說道:
“天下奇人無所不在,數百年來無明主,吾以《皇極經世》觀物篇推斷,華夏西南之地出人傑、必有轉機,而我中華20載後得開國、盛世起源。”
暢鵬聽說過《皇極經世》,那是一部運用易理和易教推究宇宙起源、自然演化和社會歷史變遷的著作,以河洛、象數之學顯於世。
《皇極經世》共十二卷六十四篇。其中《觀物篇》實乃易學大家邵雍之哲學、易理、歷史學的理論大綱。
他聞言動容,‘20年後開國、盛世起源’,這他xx的神棍也太神了吧!說道:
“開國盛世與我何干?妄言惑眾之人,將亂棍打出。”
孤城子面露微笑,對著暢鵬打個拱手,莫名其妙地說聲:“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