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軍官們把士兵分成三波,一批睡覺、一批警戒、一批活動。
船上的守備軍官兵,不時看著岸上道路上急行軍的桂軍累死累活,心裡爽快極了,更為自己身為西海灣軍人感到自豪。
在出發前已被嚴令告知,身穿桂軍軍裝的他們,部隊編號是桂軍xx軍xx旅xx團xx營xx連xx排,官兵們都已明確自己的使命和任務。
本次派出的船隻便是西海灣訂購的1000艘平底武裝貨船和100艘巡邏艇,船隻正陸續交貨,排水量500頓平底武裝貨船和50噸巡邏艇都分別配置小口徑機關炮和輕重機槍。
可他們並不屬於軍方,而是棣屬在八桂註冊的桂航集團,獲得贈送巡邏艇和平底快船各兩艘的桂系大佬自然歡喜,反正他們認為和西海灣打交道,從來都不會吃虧。
巡邏艇和平底快船都將武器隱蔽遮蓋著,駕駛和操作它們的,是身著商業水手服的西海灣海防海事局官兵,于軍於商的他們,只在乎任務和命令。
一艘艘滿載的平底快船順流而下,迎面而來的也是一艘艘逆流而上的平底快船。
往下運送軍隊和彈藥物資及西海灣生產的產品;往上的是一船船礦產礦石或特別的物資。
桂航集團至少已投入300多條平底快船在運營著。當然,他們的主要任務是保障‘冒牌桂軍’的輸送,真正的桂軍和其他軍隊還是得步行,畢竟僧多粥少。
30米長、寬9米、上下兩層的平底快船,以15節的巡航速度順流航行著,不時超越江面上的風力木製帆船,偶爾會碰上一兩艘燒煤的火輪。
拉船的縴夫和鐵殼船上的船工,均以羨慕的目光,望著快速移動的平底快船,一種無力感湧上他們的心頭,或許在擔心他們用不了多久便會失業。
但這是多餘的,直到70年代,他們才會變成歷史。
15艘平底快船的船隊,辛報國乘坐在第一艘上,他此次出行還有兩項任務:
一是隨著北伐軍事的展開,軍事地圖的繪製將沿著北伐軍的步伐開展,西海灣派出大批人員,聘請當地同行和當地人士對精確地圖進行繪製;
二是一條沿著長江兩岸大城市商業網路的鋪開,在透過以水路為主擴大與各地商家貿易的同時,一塊塊地皮被低價的買下來;一個個隱蔽的倉庫和一塊塊說是為建大廠房、實際是簡易機場跑道的地塊開始建設,暢鵬已開始謀劃和投資。不過他相信,這單這筆賬是有人會買會支付的。
1926年3月,唐生智擔任湘省臨時政府主席,在吳佩孚的重兵壓迫下,唐主席5月初放棄長沙,退守衡陽,急忙發出電報向羊城國民政府求援。
國民政府於5月10日決定派出兵員援助唐生智,遂命令桂系第7軍的第7、第8旅先行入湘。
21日,羊城國民政府任命唐生智為國民革命軍第8軍軍長、兼任北伐前敵總指揮。
24日,國民政府又指派粵系的第4軍的第10、第12師和葉獨立團入湘援唐。
喜歡血染軍魂請大家收藏:()血染軍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