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城到邕城153公里,鑑於西海灣的公路網,道路已修到特區界內的大寺鎮,部隊乘車到達大寺鎮開始步行,近100公里後便是八桂那馬鎮,輕輕鬆鬆步行2天即可到達,屆時有李德林派人前來迎接。
話說李德林率部在桂林打垮沈鴻英,將他趕出八桂到香港做寓公,又在崑崙關下血鬥盧漢,抵禦唐繼堯的滇軍,打敗龍雲破掉唐繼堯的三路大軍,攻佔邕城,於民國十四年、即1925年7月統一了八桂。
從此開啟了李德林、黃紹竑、白建生新桂系時代。
桂系三傑之一的白建生稱號‘小諸葛’,人如其名小肚雞腸。自夥同李德林不久,從不斷送來的武器裝備和錢物中知曉了李德林答應西海灣的條件,心中一直忿忿不平。
這一見李德林邀請西海灣方請來邕城並兌現承諾。他小腦瓜一動,便慫恿莽夫俞作柏路中攔截。
希望西海灣方面知難而退,不再提出將邕城定為不設防的商業都市的要求,進而可使新桂系收回賓州,獲取最大利益。
對於白建生的火中取栗,俞作柏倒了血黴,為而後失去兵權埋下了禍根。
賓州作成為八桂全省最為富裕的縣域,跨世紀集團幾個分公司,從原料進入至產品生產銷售獲取著巨大的利潤。
老賓州縣城和鄒圩鎮幾乎人人都是老闆、商人,城鎮裡遍佈各種商鋪、小型工廠、作坊等,有著西海灣背景和李德林的支援,省內各路軍閥無論怎麼爭鬥都沒有對賓州有過非分之想。
因為只要你有錢,這裡可以供應所有你想要的東西和物資,包括武器彈藥和市面不多見的藥品等。
白建生私下對俞作柏說:
“德公糊塗,邕城和賓州怎麼著都不能跟著西海灣姓王,如今八桂是咱們的天下,賓州如由你駐紮,咱們便什麼都有了。”
俞作柏猶豫之際,白建生再說道:
“當年的俞營長不但敢襲擊粵軍,還能搶劫馬省長船隊,不知如今的俞大膽還敢有作為嗎?這也是為德公好啊!德公那裡自有本人去說項。”
那莽夫般的俞作柏聽罷,腳一頓地、不吭聲便走出去。
白建生面露狐狸般的笑容,心裡說聲:“成了”!
近2000大軍,把不大的八桂那馬鎮弄得熙熙攘攘。特區軍人平日裡哪有‘公款消費’的日子?有錢啊!大把的光洋花出去,他們均是德裔警衛營和特種旅後勤處的官兵。
還有近2000人去哪裡去了?不用想都知道他們已去執行幾種預案之一。
300人的jf特工處,200人已經到達邕城,配合著6支特種作戰小隊,或是偵查或是準備突襲桂系首領;100人散佈在各個需要收集資訊和情報的地方;500人的cf特戰隊,正準備各自為戰、四處開花,在邕城各個主要區域中心爆炸開來;其餘的兩支特種大隊,早已佈防。
動與不動之間,便看你八桂方面是否‘心懷叵測’!
今日的那馬鎮比過年還要熱鬧,飯店、餐館、客棧等所有經營場所人滿為患,連不少家居都應要求接待著,明碼實價、童叟無欺。
鎮子居民本見非屬桂系的軍隊開來,又聽聞附近鬧土匪,家家門鋪緊閉、生怕遭災。
可見到開來的隊伍行進整齊、駐紮鎮外卻不擾民,隨著李德林副官領著一個連的桂軍前往聯絡,那馬鎮居民便放下心來招呼‘友軍’。
探子將西海灣軍的人數和他們正在大吃大喝的情況往上彙報,俞作柏很是張狂地大笑著說到:
“丟那馬,我6000人打你2000人的埋伏,你西海佬不死才怪!”
那馬鎮往北20裡的谷麻坡為一片低矮的丘陵地帶,是前往邕城的必經之路,俞作柏的桂軍第一縱隊6000人馬半夜開拔,黎明前便已潛伏在道路的兩側,等待著西海灣軍的到來。
谷麻坡後的一間民房裡,俞作豫快步前來,對俞作柏說道:
“大哥,今早派出去的三批探子只回了兩批,我派了一個班前去接應卻不見音訊,情況不妙啊!”
“丟他東龜的,西海灣有什麼料子,昨晚不是在那馬鎮胡搞。那幫小王八蛋見沒有什麼動靜,找村姑玩去了啵,回來老子剝了他們的皮。繼續探,有訊息再來報告。”
說著,俞作柏躺到竹蓆上、再續上一個煙泡。
天一亮起,數百名似乎喝得爛醉的西海灣官兵們,從鎮子的各個客棧或居民的家裡,回到鎮外的營地,與亂糟糟的營地官兵混在一起,吵鬧打架、爭搶食物、收拾物品,沒有一絲軍隊的模樣,但一穿過鎮子便排好行軍隊形,再不見絲毫的混亂。
隊伍行至谷麻坡前1000多米時,只見這部人馬立即呈戰鬥隊形散開,警戒著的同時,千米開外,一撥撥官兵,即刻從數十匹馬背上卸下一根根圓筒和輪子模樣的東西及一個個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