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血染軍魂 > 第117章 開始收穫

第117章 開始收穫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北宋攻略 存亡之秋 神斷大周 帝國的崛起 唐徒 抗戰之無雙戰神 三國之宜祿立志傳 影視大盜 回到過去當神犬 從古代開始的科學生活 重生之大千世界 三國名匠 諜海王者 盛世梟雄 才高九鬥 土匪二當家 功名 橫明 親歷者 三國:被劉備趕走,我截胡孫尚香

洋人怎麼也想不到,這便是後世的第一代“柳城五菱”汽車。由於其使用的普遍性和實用性,柳城人親切地稱呼五菱車為“柳奔”!

暢鵬在前世九十年代開辦汽車修理廠的初期,修理和接觸最多的便是“柳奔”。

80年代初,在沒有衝壓床等大型生產裝置的條件下,柳工人著敲敲打打就生產出第一代產品,實現了零的突破,動力也不過1.01.2排量。

憑記憶和自己對這款汽車的瞭解,他便給工程師們上課。

如應付洋人般,四輪摩托車1100發動機和變速箱拿出來讓他們模仿製造,擴大發動機氣缸、增加變速箱齒輪,再配上鋼架底盤便能出產。

微型車畢竟是後世的產物,許多汽車理念和零件的革新,不是這個時代能通融的,洋人不擁有暢鵬這樣的‘怪物級工程師’,他們自然無法仿製。

五星汽車廠在西海灣製造的汽車,工藝從‘特首工程師’提供的理論和畫出的圖形及提供的少量資料,中方的技術員依靠美德裝置和生產方式模仿製作出來,效能無法與後世的“柳城賓士”相比。

可仍然領先這個時代很多,當然也可以稱之為又好看、又實用了。

不但汽車如此,美德在西海灣的所有工廠和機構都是如此。

華夏人參與到任何外國、外資部門的運作當中,不斷地來人、又批次離開。誰如是有意見或是不配合,分批移交的技術資料就會拖到你不耐煩、拖得你沒有脾氣。

無奈,美德兩國的技術人員,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為西海灣培養一批批的人才,還不敢有所保留。

科技院武器組快速接管德意志建造完成的兵工廠,在留廠的德意志技師的指導下,1898式毛瑟步槍、毛瑟駁殼槍、木柄手榴彈、火藥炸藥及步槍手槍子彈的生產線開始出產。

西海灣的工程師和技工們,包括武器研發組長張祥生自己與派出武器研發員,熟悉著每一道工序,積累著自己的製造經驗。

終於,下龍潭基地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兵工廠和武器研製所,離武器進口結束的時間已不太遠了!

德制2臺1500噸水壓機和1臺3000噸水壓機安裝除錯好之後,被放置在一邊封存而不使用。

這讓德意志人很不解!他們可不知道,之所以還沒使用,這些裝置是為壓制西海灣未來制式槍支部件準備的,新式且先進武器的生產,當然不能讓德意志人看到。

包括那1臺萬噸級自由鍛造水壓機,孤零零地豎立在下龍潭的一間廠房中。

美利堅人不知道這個在美利堅都很少的新式裝置,將成為西海灣新型大炮的生產裝置,這裡將成為西海灣軍工的大炮和特種裝置及構件的工廠。

望遠鏡製造裝置歸屬兵工廠下屬的光學儀器車間,生產與研製同時進行。

暢鵬帶來的氣槍上安裝的瞄準鏡便是樣品。從生產和仿製德式望遠鏡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光學儀器和裝置的研發,做好下一步先進儀器製造的準備。

一旦相應的電子產品到位,西海灣將擁有這個時代最先進的光電裝置,不但包括光電遠視距瞄準鏡,紅外夜視儀和熱成像儀都能製造出來,這對不久即到來的戰爭,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美利堅援建的西海灣機床廠、礦產機械廠、鍊鋼廠陸續建設安裝交付,選礦裝置和開礦裝置早已運到各個採礦場。

西海灣人員在美利堅人的指導下學習著,裝置掌握和生產技能不斷加強,產品與產量一步步的提高著。

援建的擎州市的西海灣技工學校、北濱市的西海灣科技大學都在建設當中。

隨著裝置、設施及美利堅教授、教師陸續的到達。不久後,西海灣特區將真正擁有自己的學府,為特區的建設與發展提供大量的人才。

1923年是西海灣全面啟動的一年,每一天都有新生事物出現:

開工剪綵、完工典禮、移交儀式、商鋪開業、新式汽車上街等等,西海灣人又是一陣陣的歡欣鼓舞。

冷眼觀望的各國列強,並不覺得西海灣會對他們造成威脅,華夏人一貫落後的觀念始終印在他們心裡。

是的!經過工業革命與技術革新的列強各國,哪一個國家的工業城市不是工廠林立、體系龐大。西海灣這僅僅十數家各國都有的小型工廠,著實讓他們把這些小兒科不放在眼裡。

他們最想知道的是美德兩國到底在西海灣獲得了這麼樣的技術,這兩國的民營汽車廠除了生產出幾種較為先進、馬力大些、好用好看的汽車外,也沒有體現出什麼特別高的技術或領先各國多少啊!

暢鵬就是想造成他們如此的結論,不多的幾個輕重工業工廠,且分佈散開到煌城、擎州、北濱三地,西海灣所擁有的連大型工廠都算不上,更別提什麼工業區了,所以並不令人扎眼。

幾個城市大量發展商業和輕工業、加工廠,什麼服裝、百貨、日用品等等,讓列強認為西海灣特首就是個商人,只為了更多的賺錢而已,其所出產的產品不過是為各國服務,各國商人和官員也大量利用西海灣的產出獲取大量的利潤。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