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團戰鬥的訊息一傳來,輪到暢鵬哭笑不得了!
不過打了也就打了,連陳光炯都打了抓了,還管你粵軍獨立團。事已至此,還真不怕陳大司令有何大動作。你搞了我那麼多大洋,繳獲些槍支彈藥算是有點利息回來,這筆賬咱們慢慢算。
擅自下令攻擊的軍官與岑福和岑東,包括管束不力的副師長,自然少不了處分、懲罰,可咱這野獸惡軍的名聲是背定了。
戰死者多是僮人,鋼腳板、累不死,勇猛無比。心痛之餘,可惜自己今後的山地精兵啊!
有著陳光炯部被全殲,粵軍獨立團被打垮的先例,一不做二不休,暢鵬命令辛燦率領第三團與增援的第二團2個步兵營,對粵軍第3旅開戰,以練兵為目的,嚴令不準像四團般傷亡368人,損失只允許控制在100人以內。
但明令不準像前兩支粵軍部隊那樣給予殲滅,否則與陳明炯這仇就結得太大了。
辛燦獲得如此命令,無法採取什麼戰術戰法,只能命令二團與三團的六個步兵營以營為單位,不準發動集團衝鋒,3個營打、3個營守,每2小時調換一次。
從最初覃連雄借給暢鵬20個老兵,其中的多人像做火箭似的升到排長、連長,再到成為營長的各位,頓時欣喜若狂。師長既然下令以營為單位的練兵式攻擊,自然沒有團級長官的份,團長只能靠邊站。
這團長也是出自覃連雄手下老兵的代團長,誰讓這軍擴的太快。
營長們猜拳決定先後順序,摩拳擦掌地組織部隊攻擊。
收到粵軍獨立團被打垮訊息的粵軍第3旅,具有相當戰鬥經驗的粵軍主動收縮防線,加緊修建工事、防禦被攻擊。
被強制命令不準分割包圍、不準大舉進攻,不準密集炮擊、更不準有大傷亡的桂南衛戍部隊六個營也佔不到什麼大便宜,但進攻方連續不斷的攻擊,令堅守的粵軍疲憊不堪。
最後,在陳明炯下令粵軍第3旅撤回邕城時,第3旅被花軍裝部隊狠狠地咬下500多人,追至邕城城外30裡才作罷。
這場很有‘組織’的戰鬥,桂南衛戍部隊兩團六營僅傷亡81人。
粵軍在八桂各地雖然一路凱歌,但陸廷榮的實力還在,陳明炯一旦將正圍剿桂軍的部隊抽調回來找賓州方面拼命、報仇,陸廷榮便會抓住機會反戈一擊。
畢竟當了幾十年老軍閥,這種有利態勢還不會用,不白活了。就算陸廷榮看不到,難道暢鵬不會通知陸大帥,聯陸抗陳嗎!
涉及生死存亡了,哪管你什麼南方政府、北洋政府的,反正你陳明炯理虧在先。
賓州正面戰場的粵軍三支部隊輸得一敗塗地,而後面戰場的陳明炯與馬軍武的電報戰打得是如火如荼,一封封電報密集地往羊城國民政府發去,兩人都在向國民政府控訴。
陳明炯口口聲聲說孫逸仙下令不準打擊的賓州軍隊卻在大力殺傷他的部隊,致使伐桂粵軍有可能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大有怪罪孫大總統的意思。
馬軍武則不但替賓州方面推脫,陳明炯更是被他貶得像個惡棍。
兩人一位是國民政府軍隊的實力派;一名是同盟會和國民黨的元老。雖然還算不上邪惡與正義相搏,但此時粵軍在八桂的惡行已歸為邪惡,陳明炯明顯不佔優勢。
如果不是大總統想用陳明炯所掌握軍隊的40個營參與北伐以及對粵軍軍力的依賴,孫逸仙早就追究他公然破壞八桂省長施政和違反大總統不得攻擊友軍等命令的罪責了。
經過孫逸仙大總統的斡旋,心虛的陳明炯沒了脾氣。
謀所不謀,八桂不是他所圖目的,他擔心的是被排擠出老家,便做出不再派兵攻擊賓州地區的保證。同時他也得到桂南衛戍部隊不主動攻擊粵軍及不得開拔至賓州縣境10裡以外的承諾。
暢鵬與陳明炯兩人均答應待孫逸仙大總統抵達邕城後,雙方再握手言和,陳光炯及粵軍俘虜則要等到雙方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才與釋放。
是役,桂南衛戍部隊不但大獲全勝,還達到了練兵的目的,衛戍師相當一批團、營、連級軍官的官銜前去掉了“代”字,但擅自發動攻擊岑福、岑東和覃連雄卻讓暢鵬傷腦筋,不知如何處理是好。
岑福、岑東還好,打也行罵也可,覃連雄卻不便過於責怪,親情且不論,自鄒圩起,他絕對勞苦功高。由一名小兵扣動扳機引發的亂戰,即使暢鵬在場也難以控制,更因為戰鬥成果顯然,又或者當場則因勢利導改變作戰命令。
這不,岑福、岑東兩人站在暢鵬跟前,他用指頭指著兩人,嘴唇動動卻也說不出話來,兩人一副牛皮不怕冷水燙的模樣,打了一個大獲全勝又興奮到極點的快樂仗,任憑怎麼處罰都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