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城臨時司令部內,暢鵬繼續給周興國等一眾人說道:
“為了維護我們的果實,必須壯大特區武裝部隊,我們必須不間斷地開展招兵和兵員訓練,部隊按2個步兵師、1個民兵預備役師的規模建立。我已經向皮特訂購了兩艘淺水炮艦,作為配合步兵作戰和兵源、物資運輸的水面部隊,暫不設海軍。司令部將設立一個情報處,收集各類情報以供決策。”
“當務之急是下龍潭根據地建設,還是那句話,必須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計,根據地是我們立足於西海灣地區的根本,以至少使用30年、居住和安置20萬人的任務目標來規劃,也就是不小於目前煌城的規模。下龍潭根據地劃分為五大區域,軍工區、科技實驗區、高新工廠區、駐軍訓練區、居民及學校區。”
“根據地物資儲備以50萬人兩年的用量基準,農業生產要開拓、要科學、要規模化,確保自給自足。我們得給自己留條後路,誰也說不清西海灣是否會成為軍閥們的眼中釘。現在的城鎮我們佔據了,哪個軍閥如是不惜搏老本來進攻,我們便把城鎮讓出來,退入山區自保。”
抗戰時敵後根據地都能依存,以十萬大山良好的地理環境,還無法自保便死了算。
“怎麼做和誰來做是你們的事,做錯了沒有關係,發現錯誤馬上糾正就行,不能因為怕錯而不敢做,大家要在摸索中闖出一條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周興國你組織大家做個計劃、分下工,每個人都負責起來。那些專利產品研究、生產銷售等也要儘快開始,我們的資金用不了多久,坐吃山空,得多弄點錢回來,無論國內和國外的錢都要賺,我還在考慮派誰去美利堅幫我弄錢。”
暢鵬如此一說,大家當然不再有或再提什麼意見。
特首所提和所涉及政軍各方面,已經相對系統、相對細緻。如是讓各位自己搞,想都想不出這麼多的名堂。
從羊城到煌城,連軸轉的各項工作令大家很繁忙,但大傢伙幹勁十足,因為這已經不止是成就一番事業的問題,更能實現在場各人一生的理想和人生價值。
大家分頭而去,盤向偉拿出一張下龍潭根據地的規劃草圖,這是盤向偉幾天來跑遍了下龍潭方圓十幾公里,檢視及勘察地形地貌,再結合暢鵬的指示、加班加點熬夜畫出來的總體規劃設計圖。
暢鵬認真看著,雖說只是個草圖,卻也將整個下龍潭地區做了個大致規劃,很符合作為根據地需要的幾項基本要求。
望著盤向偉那雙疲憊、滿是血絲的眼睛,暢鵬說道:
“老盤,辛苦你了。謝謝!你做得很好,把軍工區、科技實驗區與其他區域分割遠一些,中間以農田作為分割線。在這裡建一座水壩,即提高灌溉能力,也以水壩作為民用與軍事重地的分界線,其他的按圖紙進一步設計和落實吧。”
“你和周興國協商一下,邊設計、邊做基礎工程,多召集民工抓緊建設,我們的時間並不太多,我給你最多半年時間的施工期,6個月後根據地就要全面使用。”
“你一個月內還必須完成5000噸物資的儲存倉庫、駐紮1萬人的軍營建設,羊城王家召集來一些技術人員,把他們調集過去幫你,拜託啦!”
“我會盡量完成的,同樣我也要感謝你,留洋回到民國,我很想有一番作為,卻被空置了半年多無所事事,是你給了我施展才學的機會,我一定不辜負你的信任。”
不到30歲的盤向偉真誠地表示著。
此刻,擎州城內的黃壯業很鬱悶,粵軍已在進攻廉江城,城破是早晚的事,廉江一旦被粵軍攻佔,自己的擎州城便岌岌可危了,可是卻不能發兵前出支援,幫不得、又不能退。
自己的上司、堂哥黃興業、桂軍第二軍勁旅、攻粵右路軍司令,下了道死命令:
“不能增援、不準撤退,無論如何必須保住擎州城”!
因為這是黃興業退入欽廉地區唯一的退路。
俗話說“兵敗如山倒”,黃興業統帥的攻粵右路軍,在攻下粵省高州之後,忽聞桂軍中路全線潰敗,恐孤軍深入,後路被斷,急從高州撤回八桂玉林,又聞桂平鎮守使韋昌榮已投降粵軍,黃興業見大勢已去,即時自謀出路。
他本是粵省擎州人,所部大多為擎州和廉江子弟,便決定脫離桂系,將所部開往粵省南路,再圖發展。
黃興業這支部隊,原是桂軍名將林虎的第二軍,因林虎反對向粵省用兵,因而辭職離桂,陸廷榮即升該軍師長黃興業為司令,率軍進攻粵省。
第二軍雖是勁旅,聞得各路桂軍皆以戰敗,在粵軍的追擊之下,官兵已無鬥志,逃的逃、降的降,潰不成軍,好不容易衝出粵軍的圍追堵截,逃到玉林的北流,部隊也就剩下3000多人。
黃興業不得不趕緊發報給駐守擎州的堂弟黃業壯,務必守住擎州。
關於廉江被粵軍攻擊,黃興業判定軍力不多的粵軍攻桂方略,以打擊陸廷榮的軍隊為首要任務,攻下必經之路的廉江便會進發到玉林,與以攻佔梧州的北路粵軍會合,進而攻擊邕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