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鵬,姑姑真的當你做侄兒看待,雖有為王家作想之念,卻也是真心。你信與不信我都告訴你,我掐算去年的那幾日貴人會出現,便讓老頭子和管家傭人們多留意。這就是當初你夜晚敲門來家尋問,你姑父出面接待、我親自下廚的原因。20多年來,性情也高傲的姑姑面對家人的不理解,心裡有多麼的苦啊!那就為等待你的出現,果然你便從西洋來了!”
“我算到你起初需要幫助,周家和我孃家都會鼎力相助,現在的你也算初有成就!你姑父為人性直,我倆真情相待,幾十年來我總依著他,幾次的大事經我推算也都對應,所以你姑父對我從不輕易開口的要求,總是言聽計從。周家雖說沒能大富,日子過得卻也順風順水、殷足有餘。”
不過,王素娟沒有算到的是,暢鵬根本不是來自西洋,而是來自於未來。
一番前思後想,王素娟所說的事物都能對應得上!
一個人虛無縹緲的穿越,迷茫而不知從何開始的時候,是周家一家子人拼全力幫助自己,如果失敗不只是退財敗家的問題,全家死光光都有可能。
所以對於周家也好、王家也罷,是否貪圖利用自己,自己都不在乎,反正已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
更多的嘆息是中華奇特的文明文化,有那麼多連科學都無法解釋的事物!穿越前看到過一個電視臺報道的什麼殭屍趕路,連同自己穿越,前有王素娟、後又來個辛報國,這周易神算的一切都不足為奇了。
孖身一人來到民國,家人親友再也不能見面,自然把周老一家當成了家人,家人之間的關愛,即使有何目的和要求,能算得上是利用嗎!而且他們付出就應該有得到。
如此一來,周家與王家都已算是自己的家人。他亦誠懇地對姑姑說道:
“我的家人已是遠隔重洋,此生再見恐怕不易!姑姑,從認下你之日起,你即是我的親姑姑,周老和興國、連雄,包括你孃家人都是暢鵬的親人,我們將榮辱與共、同舟共濟,不再分彼此。我今後所作的一切,不但為了我們的民族與民眾,更加包含著周家與王家,請姑姑你記著,暢鵬便是你的親侄兒。”
說著,暢鵬腦海中浮現出前世的親人,自己的父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美貌賢淑的妻子,一番話說出來真情流露,不禁淚流滿面。
王素娟跟著淚下,用手指替暢鵬抹去眼淚、拉起他的手說道:
“好侄兒,姑姑很高興,對!周家、王家都是你的家,來跟姑姑進家拜見老太爺。”
此時的王老太爺,心情起伏不定,辛苦半個多世紀維持著偌大的家業,家族中眾多子嗣卻難有接班人,雖說家中基本無奪權謀財者,卻多有聲色犬馬之輩。幾個兒子都碌碌無為,孫輩也就幾個勉強維持之人。難道讓女兒王素娟說準了,這戰亂紛飛的時代,王家逐漸消沉!
今日那年輕人難道真能為王家的興旺起到巨大的作用?王素娟自小靈慧,瘋癲之後未見對家族做出不善的行為,前次回來的衣著打扮、膚色舉止也說明她居身皆佳。這次回來執守孝道,不管她目的何在,都顯真誠而親憐之態,真想看看素娟認下的那侄兒有何能耐,能否經得起自己幾十年獨到眼光的考究。
來到客廳,暢鵬向坐在太師椅上的王老太爺見禮。老人彰顯老態龍鍾,年逾90歲人還精神氣爽,面相慈祥中稍帶威嚴。王老太爺很客氣的請茶上座,王素娟在一旁陪著。
老人不便直接開口問及什麼,只從生意上談起些的話題,從與洋人買賣,再到周家正開展的“跨世紀專利產品”生產銷售,暢鵬對答如流、絲毫不做作。
他除了總是隱晦著關於民國的軍事、政治形式,不能令老太爺滿意,但說起當下民國的狀況及那些西洋、南洋、東洋等外國事物的描述,則比老太爺已知事物表述的更為清晰。
今時的資訊傳播哪裡比得上後世發達的資訊!談及清末至民國時事的發生、發展和程序,熟知近代史的暢鵬說得頭頭是道,老太爺不斷回應著“原來如此”!
“哦,我明白了”等等的言語,聽得津津有味,不時也發表著個人見解。
一個多小時過去,老太爺面色稍露疲憊卻也不願退去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