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老人緣的暢鵬其實自己也不算年輕了的),輕鬆地與老倆口真像一家人般的吃了個豐盛的中餐。
邊吃著,周老夫人如聊家常一樣詢問暢鵬家中的情況。
暢鵬將家中成員都簡單介紹一下,卻把家鄉改成了美利堅合眾國,對家人和家庭進行時空轉換,不時來點小幽默,引得周老夫人和站在一旁服侍的鳳妹丫頭抿嘴而笑,周老更是毫無顧忌地哈哈大笑。
家裡的人不少,來來去去上菜的丫頭傭人都有幾個。飯畢,周老將他們一一叫過來介紹,吩咐稱暢鵬為“表少爺”。
管家是周老本家,40多歲,看上去挺精幹的;
兩個快30歲的廚娘;包括鳳妹與三個都不到20歲的丫頭;另兩個很憨厚約30多歲的漢子,是周姓遠親,在周家打雜,其中一人的老婆即是廚娘之一。
除鳳妹和一個丫頭住在內宅便於侍候外,其餘人都住在後偏院。
介紹完,領著暢鵬去到書房,周老最終還是逼著暢鵬回屋將身上的仿唐裝換下來,交給他夫人拿去裁縫店做樣品,暢鵬只得換上背囊裡另一套衝鋒衣。
進入書房坐下,丫頭端上兩杯熱茶,周老拿起桌上的銀質水煙具問是否來兩口。
呀呀個龜!早說嘛,昨晚到現在一直都不敢抽菸,快憋死了!
趕緊掏出萬寶路,恭敬地遞給老頭點上,自己也趕快點燃深吸兩口,看著周老不生疏的動作,他是抽過紙菸的。
“暢鵬侄兒啊!你的計劃想好了沒?”
我靠,你也要給我時間想啊!這麼心急,看來老頭著急等著被忽悠。看見書桌上有現成的筆墨紙硯,好歹練過幾天毛筆字,暢鵬提起毛筆、蘸蘸墨,想了想寫道:
“招僮奴、練精兵、佔山寨、廣積糧、不稱王、用科技、建後勤、擴成軍、強華夏,抵外辱。”
看著暢鵬寫完,周老讓他解釋某些看不太明白的簡體字弄清楚後,滿意地點點頭,提起毛筆將‘不稱王’改成“緩稱王”。實在看不慣紙上的簡體字和“美式書法”,換張宣紙,提筆、力透紙背寫到:
《三十字方針》
納僮奴練精兵佔山寨廣積糧緩稱王
用科技建後勤擴成軍強中華抵外辱
民國九年提於八桂賓州鄒圩
“暢鵬侄兒,姑父看你絕非池中之魚,他日必將龍騰四海,有了你這三十字方針,我知你必胸有成竹,成事細節不需一一道來,自行其事吧!我在鄒圩坐鎮,做些力所能及的準備和你說的後勤,從今日開始我周家與你榮辱與共了。”
暢鵬想說些什麼,周老擺擺手說道:
“你無需怕連累到我和你姑姑,老夫自保有餘,放心放手去幹。錢已給你準備好了,除留些家用和備用,拿得出一萬五千大洋和二十根金條,我先存著,用時支取。到年末,家裡收入還有三千多大洋,都給你備著。”
說著,周老開啟已放在桌子上的木箱,裡面一排排整齊放置的光洋和金條,拿出4封油紙包著的光洋遞給他,說道:
“拿著兩百先應急,用時再來取,這只是一部分,縣裡錢莊還存有一些,老夫性直說一不二,坐下我再給你說道說道。”
暢鵬接過光洋先放在書桌上,趕忙把脖子上的玉鏈玉佩取下來,不理會周老擺手不要的動作,說道:
“周老先生,哦!姑父,後面的日子將是風風雨雨,這玉器戴在身上容易損壞,以您的厚愛再說交換是無禮,幫收好妥當些。手錶我先帶著,如需換錢再取下。小侄不敢說舉事必成,也有一定的把握。”
想想暢鵬的話也對,周老接過玉鏈玉佩,拿塊紅布包好放進錢箱裡,問道:
“侄兒你今年貴庚,婚否?”
暢鵬不想說自己已四十多歲,前世或許常住在農場莊園,空氣清新利於保養、顯年輕,非這時代滄桑。
便順著吃飯時周老估計的年齡,用心算1920減28,說道:
“小侄實歲28,1892年6月生人,尚未成家,西洋有晚婚的習俗。讀完書當兵過後,經商幾年,便按家中長輩吩咐、歸國尋根。”
“哦,怎麼華僑在西洋也要被徵兵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