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末隱不需要遲幼多乖巧聽話,扮演一個多懂事的伴侶。
他也想看遲幼當個小作精,要能天天膩著他撒嬌最好了。
陸末隱跟著鑽被窩,從後抱住遲幼:“喲,還發脾氣了?”
“不發脾氣行不行,不然體溫真要升高了。”
遲幼哼哼唧唧的,但也沒抗拒陸末隱的懷抱,任著他將自己抱入懷中,靠在他的胸膛上。
過很久,遲幼像是嘆了聲氣,慢慢地說:“……我確實不夠聰明,對不起。”
這聲對不起不是為他的“不夠聰明”,陸末隱也能聽出來,遲幼是在為他們兩年前的分開道歉。
從陸末隱知道真相到現在,兩人沒就這件事認真談過。
一是沒有合適的機會,家裡都要防著,能一對一說話的時間不多。
二是就算有這個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雖然是場愚蠢的騙局,可它在彼此心中刺了兩年,造成的傷害真實且不可逆。
遲幼吃的苦頭不比陸末隱少,也許更多。
但他就是始作俑者,害人害己,不正式跟陸末隱說聲對不起,心裡過意不去。
遲幼既然開了話頭,陸末隱便問出埋藏在心裡許久的疑問:“所以當初為什麼會自卑?”
站在陸末隱的立場上,他至今都不理解遲幼的行為。
因為自卑而拼了命的要分手,甚至不惜編造搭上自己名聲的謊言。
到底是為什麼?
只是他親眼看到了遲幼的痛苦。
這些真實存在的痛苦更讓他心疼遲幼,所以接受了遲幼給出的理由。
“你當然不會明白。”
即便現在面對陸末隱,遲幼依舊會自卑,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我那時沒有父母,沒有依靠,光是出身就根本配不上你了。”
陸末隱說:“要這麼說,我的出身也很糟糕。”
陸末隱從未提過自己的出身,今天卻講給了遲幼。
遲幼的童年漂泊無依,陸末隱的童年同樣坎坷。
他還是被親生父母遺棄的。
三歲多的時候,懷疑他有阿斯伯格綜合徵,便狠心將他丟棄在了福利院門口。
遲幼問:“什麼是阿斯伯格綜合徵?”
陸末隱說:“一種高功能自閉症。”
遲幼震驚:“……啊?你有嗎?”
陸末隱無奈地低眼看他:“你說呢?當然沒有。這種病很難確診,又是近三十年前的醫療水平,會誤診很正常。”
但也能從側面看出,小時候的陸末隱大概是個什麼模樣。
言行舉止跟別的小孩有明顯不同。
不愛交流,沉默寡言,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聽從大人的安排,還有不少讓大人無法理解的行為。
遲幼經歷過真正的辛苦,共情能力很強,瞬間開始心疼小時候的陸末隱。
“……那後來是怎麼知道的?”
陸末隱淡淡說:“過兩年發現原來我是個正常孩子,自然知道了。”
而這兩年裡,一個幼小的孩童會承受多少委屈跟傷害,就只有陸末隱本人才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