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味。
人和食物簡單真實的故事。
等等,類似這種詞彙是出現在評論中頻率最多的詞語。
真相帝在微博長文的最後,用這麼一段話結尾:
為什麼會有人對舌尖這個作品的成績進行質疑,甚至延伸到夜光本人身上?我只想問,作為一部紀錄片,如今卻有了可以和熱門綜藝比肩的成績,還需要質疑什麼嗎?
況且,我認為,這樣的一部作品,真的不能單純看成績,我必須得承認,舌尖不管成績有多好,但終歸是比不上夜光的奔跑吧,嚮往的生活,這種現象級的熱門綜藝,但是,相比這些綜藝,舌尖的保質期更為持久,它就像是一壇好酒,時間越久,越為醇香。
一百年後,可能不再會有人會記得奔跑吧,嚮往的生活等等,這些在這個時代,火爆一時的綜藝節目,因為社會一直在進步,我們的喜好審美也在不斷的變化,這些節目,成績斐然,現在深受大家喜愛,但他們的成績,也終有一天會被其他的節目超越,人們或許也會喜歡上其他型別的節目,這些節目的成功,是它們的成績,是在當下。
但是,舌尖上的中國,它的成功,不是因為成績,僅僅是因為這個作品本身,是這部作品當中的情懷和溫度,別說再過一百年,就是五百年,一千年,只要舌尖這部作品還存在著,那它就一定還是經典!
因為,對於人物和食物的情懷溫度,我們已經延續了幾千年。
……
真相帝的這篇長微博,有理有據,確實作用不小,很多吃瓜網友看過這篇微博後,也紛紛留言評論支援,原本就已經逆轉的網路風向,也轉變得更為迅速了,從原本到處都是噴舌尖的,變成現在到處都是誇舌尖的。
不少黑子們也開始自覺避退,只有一小部分還冥頑不靈的還在抵抗著夜光粉絲和網友的口水。
如果舌尖上的中國成績一直上不來,那麼,即便真相帝發出這樣一篇微博,可能也只是讓支援舌尖的陣營佔些上風,要想讓黑子陣營敗退,也不是那麼容易。
但是,舌尖上的中國,成績確實是好起來了,正如真相帝所說,舌尖,作為一部紀錄片,卻有了可以和熱門綜藝比肩的成績,你還要怎麼樣?要怎樣?
黑子們原本死抓著不放的點,就是舌尖的成績不行,這回,這個藉口也沒有了,自然也搞不出什麼事情了。
次日。
繼真相帝一片微博長文在網路上掀起一波舌尖風潮後,人民日報的一個標題為《具有溫度的人文情懷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將舌尖上的中國推上了熱度的至高點。
之前網友們爭論舌尖撲街與否,吵的不亦樂乎,舌尖也因此熱度高漲,現在舌尖才成績和它的成功,絕大多數網友不管看過還是沒看過,基本都是認可了的,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在這個清晨,會突然看到人民日報居然會專有一個板塊報道了舌尖上的中國。
人民日報,這種權威的媒體,可以這樣給一個影視節目打ca的嗎?
簡直匪夷所思。
但不管怎麼說,因為人民日報的這一篇報道,直接就奠定了舌尖上的中國,在國內影視作品中的地位。
不少網友不得不感慨,你夜大仙就是你夜大仙,拍了個紀錄片怎麼了?不管拍啥,他都能仙起來!
另外,舌尖上的成功,最高興的,可能還不是夜光,而是果潤果真的郭老闆了。
失而複得,並且得到比期望的更多,這種情況下,喜悅的心情也來得更為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