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的不是,是我,是老師!是學校!”
“學校,一個讀書的地方。一個可以讓你們學語數英物理化等等,每一個科目的地方。每一個科目都讓你們學,每一個科目他都會教。但是,我很失望,失望的是他們教你們怎麼讀書,偏偏卻又忘了告訴你們為什麼讀書。”
夜光聲音沉重:“作為一個老師,孩子,今天我想和你說些話,希望你能聽一聽。”
“可能有些殘忍,但我還是想點破。每個不想念書的學生,都會不約而同的有一個不讀書就能看似成功的同學。並以此來作為他放縱的最後心理安慰。你也許說,青春不就是要這樣嗎?不叛逆不瘋狂的青春也配叫青春?”
夜光聲音陡然大了很多:“那麼很遺憾的告訴你們,這裡是中國,這裡不是美利堅、這裡也不是歐洲。”
“這裡優勝劣汰,這裡弱肉強食。”說到這裡,夜光幾乎是大聲喊出來了。說實話,就從主持人的角度來講,他這算是失誤了。
場務老王很著急,怎麼能說這麼重的話呢?這不是火上澆油嗎?要是這離家出走的孩子在因為這話受一下刺激,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來,那可如何收場?
“這主持人有病吧?年輕人就是不靠譜,這個時候怎麼能刺激她呢?”
“沒有啊,我覺得說的挺對呀。”
“唉,現在的孩子,真不知道讓人怎麼說好。”
“老實說,我家孩子也有這種想法,真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哦。”
“主持人說的對!這裡優勝劣汰,這裡弱肉強食,不讀書以後難以出人頭地!”
堅持聽直播的聽眾們議論紛紛。
可能是考慮的電話那頭女孩子的情緒,夜光深吸一口氣,聲音又溫和下來,“叛逆和瘋狂的青春當然可以,你們只不過是過早了預支了。任何事情都是要有代價的。幾年的放縱,換來的可能就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層!當然底層人是要有人來當的,總不至於每個人都在辦公室吹著空調。但為什麼有的人能愜意的坐在辦公室吹空調?”
“孩子,你應該想想,為什麼,為什麼老師要你讀書,父母要求你讀書。哪怕今天作為一個陌生人的我也在要求你讀書。”
“孩子,接下來的話我希望你能用心聽,用心記住。”
“我告訴你為什麼要讀書。”
夜光語重心長,口氣溫和。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
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
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這是夢中世界流傳甚廣的一段話,出自龍應臺所寫的《親愛的安德烈》。這段話很好的詮釋了家長對孩子為什麼而讀書的期望。在這個世界沒有龍應臺,自然也就沒有這段話。但這段話卻是被夢中世界很多家長和老師引為勸學聖經。
“……”
女孩愣了。
播音室外的工作人員也愣了。
這段話……真的是裡頭這個年輕人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