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長風久久沒聽見一邊小孩的聲音,也便閉著眼睛一同陷入了沉眠。
第二天兩人醒來的時候已經是中午,衛長風還沒忘記兩人昨天的計劃。只不過中午日頭太曬,兩人直到下午五點才出門。
開車去了墓園,齊樂安在門口買了些香燭,衛長風則拎著自己從家裡拿的水果和點心。
按照記憶的方向,齊樂安找到了父母的位置。結婚照上的兩人笑得甜蜜,齊樂安的第一反應竟然也是笑。
衛長風拿出幹淨的抹布擦了擦墓碑四周,將帶來的點心水果擺了上去。齊樂安點燃了香燭,靜靜看著齊曉國夫婦。
他知道這裡沒有父母的屍骨,可這又能怎麼樣了?
爸爸媽媽,你們一定在更高的維度看著我們吧?
爸爸媽媽,你們放心,我一定會跟喜歡的人在一起白頭到老,無病無憂。
那些過去了的,我也會放下,不會再因此悲傷。
齊樂安站在那裡默想著,衛長風則直接開了口。
他道:“叔叔阿姨,本來應該早點來看你們的。”
“我叫衛長風,是小安的男朋友。”
“請放心的將他交給我,我一定會照顧他一輩子的。”
齊樂安轉頭,看向衛長風。
衛長風牽起齊樂安的手,溫柔地看著他。
齊樂安又忍不住笑了。
從墓園出來後,他好像真的活過來了一樣。心裡的所有負擔都消失不見,他知道,自己今後也不會被此所擾。
那一天晚上回去,衛長風給齊樂安看了自己的劇本。
劇本名字叫做《拐童》。
《拐童》和齊樂安所想的拐賣題材電影不太一樣,故事的主角本身是受害者,但他又是間接的加害者。他自小被拐賣,因長相可愛聰明伶俐被人販子收養。他的心中隱隱約約知道自己的身世以及“父親”的身份,可他卻不願承認。
直到一起拐賣事件,丟了孩子的父母痛哭尋子,主角於心不忍透露線索,卻打破他多年平靜的生活。
故事有兩條線,一條是《拐童》主角,另一條是尋子家庭。
齊樂安看完之後有些詫異,問衛長風道:“這……恐怕不是一個可以賺足眼淚的電影。”
《拐童》主角本身的雙重身份讓他存在非議,使整部影片不能作為單純的公益電影。
如果這個電影只是講述一個父親尋找孩子,那麼相信會更讓觀眾接受。
衛長風卻搖了搖頭,道:“我想要的更多的是觀眾的思考。”
齊樂安靜靜想著衛長風的話。
衛長風問:“小安,你覺得諸如《素媛》、《熔爐》這樣的電影,靠的是什麼去改變法律?”
衛長風所提到的是兩部國外知名電影,講述兒童性侵現實題材,影片問世後引發社會巨大反響,一度被稱為“改變國家的電影”。
齊樂安想了想,道:“真實事件與巨大的社會輿論?”
衛長風搖了搖頭,道:“是思考。在這個人們接受資訊不費吹灰之力的時代,最缺的是思考。電影不是用來告訴人們該怎麼做,而是去引發人們深思,讓大家自己意識到,該怎麼做。”
齊的話震撼到了。
“任何一個唾手可得的資訊,人們可能轉頭就忘;可一個經過自己思考的結論,會讓人記一輩子。所以我在《拐童》所要的效果……不是告訴大家該怎麼做,而是讓觀眾們自己意識到,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