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日軍攻佔上海,下一個打擊目標就是南京,中國軍隊在淞滬會戰中,主力部隊戰力已達到了消耗的極限。
11月25日,部下達了保衛首都的部隊戰鬥序列,任命唐生智擔任南京衛戍司令官。作戰部隊共計七個軍,14個師及配屬單位。這14個師中,除第二軍團是剛從武漢調來的,其餘大部分都是從淞滬戰場上撤退下來的,傷亡較大。
88師擴編為七十二軍,位於城南中華門、雨花臺、黃山頂地區,桂永清的教導總隊位於城東中山門外至玄武湖一線地帶。
12月2日上午,布魯塞爾九國會議成員沒有一個同情中國。
日軍兵鋒南下,已攻至南京城外圍。
12月8日,88師528團在中華門構築工事,準備狙擊日軍。
劉裕民知道日軍飛機的厲害,要求全團以連為單位修築防空洞,各個連的工事之間必須修築交通壕,538團總共構築了三道防線,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晚上劉裕民和廖林視察了工事,對於不合格的地方,他要求重挖,直至挖好了才能休息,他命令全團拿槍睡覺。
劉裕民的身後就是首都南京,這個曾經讀過三年書的城市,這個陪伴自己度過成長的城市,如今卻要面臨殘酷的戰火。
他想起了鹽水鴨、狀元豆、糯米藕、五香鵪鶉蛋、梅花糕等這些南京小吃,想起了他和胡翼、周耀輝、黃文安、趙詩婷、沈媛媛在街市上行走的場景,他為什麼會想起這些,難道在南京陷入戰火之前,劉裕民要將這些點滴永遠的留在自己的記憶中?
中華門是南京城垣十三個城門中最大、最雄偉的一個城門,位於南京城南,是在南唐都城南門的故址上重建的,中華門前後有兩支秦淮河水橫貫東西,地勢很險要,是南京城南交通咽喉。
中華門在南京建康府城南門的基礎上擴建而成,城牆是一座城防禦力量的象徵,當時為了保證城磚的質量,用巨型條石、大磚與糯米汁、石灰、桐油拌合後砌成,並採取了嚴密的檢驗制度,每塊磚上都在側面印有制磚工匠和監造官員的姓名,所以城磚的質地細密堅實,直到現在,雖經六個世紀的風雨見證,仍然完好如初,屹立不倒。
日軍現已兵臨城下,不知道這座古老的城牆,是否能夠經得住日軍的炮火。
人有預感,一座城,也有預感。
透過中華門,他感受到了這個城市的滄桑,甚至能夠聽見他不安的喘息,這個古老的城市似乎預感到了即將到來的可怕命運。
劉裕民站在曠野中,目視前方,在夕陽的餘光下他的肩章閃耀,軍帽肅然,衣角在風中微微揚起。
有我和我的團在,倭寇休想透過中華門。
第六師團的一個聯隊的主力已經抵達中華門。
日軍透過飛機早就偵查出了由中國軍隊在這裡駐守,敵國首都南京就在眼前,日軍急紅了眼,每一個日軍都想成為第一個進入南京城的人,他們的戰功和榮耀將會沾滿中國軍民的血。
在南京城下這群野獸已經完全失控。
日軍發動進攻。
一個甲種師團的聯隊,在十三輛坦克的掩護下,開始向528團的陣地挺進。
日軍的炮火很密集,528團的陣地一片火海,十幾噸的泥土被高高的拋了起來。
劉裕民很清楚現代化日軍猛烈地炮火,第一防線只留少量部隊,他將主力部隊收縮於第二防線,以避敵火炮鋒芒,炮擊過後,第二防線陣地的部隊,迅速透過隱秘的交通壕,來到第一防線陣地。
日軍越來越近,狂妄的日本人以為中國軍隊在剛才猛烈地火炮面前已經失去了抵抗能力,不顧一切的沖了上來。
日軍裝備精良,戰術進攻迅速有效,經過血與火的考驗後,劉裕民找出了日軍進攻的規律,他改變了對日軍作戰的方法。
300米…200米…
528團集中全部火力猛烈開火,輕重機槍,中正式步槍,駁殼手槍,戰防炮,擲彈筒,迫擊炮,75毫米山炮,瞬間,幾萬發子彈和炮彈向日軍飛去,填滿了528團上方的空間。
戰場上的空氣被飛行中的上萬發子彈所灼燒,這個空間的溫度瞬間上升,空氣充滿灼熱濃烈的火藥味。
轟!數萬發子彈協萬鈞之勢像密集的蜂群,朝日軍的沖鋒部隊傾瀉。
日軍的沖鋒部隊瞬間被炮火和灼熱的子彈所完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