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擺擺手,目露智慧光芒的宋智當即越眾而出,啟奏道:“我嶺南按照王上之制,此時募兵有著五萬,足可驅使,而府兵還需動員,三月之後可得十萬!”
古代打仗,天時地利人口都不可不顧,此時寒冬,自然不適合大規模動兵,春季有著農時,本來也有些不合適,不過方明募兵用的都是兵農分離之制,五萬常備,倒也夠用。
這五萬募兵,便是職業正規軍,而府兵則是屯田之兵,需要時間召集,在精銳、還有訓練程度上也要遜色一籌。
之所以要募兵與府兵結合,不是方明不知道其中差別,實在是用不起了。
古代供養一個脫產士兵的消耗太大,五萬大軍,憑藉著楊公寶庫以及宋家財力還可支撐得起,但十五萬?
隋煬帝二十餘萬禁軍,乃是以天下財力供養,真正脫產的職業化軍隊,也是此時中原最強大的力量!更是維持帝位的本錢!
若沒有宇文化及弒君之事,光憑藉著這些人便可壓制得李子通、杜伏威、輔公佑、沈法興等人統統撲街。
隋末真正的大亂,也是從楊廣被殺,禁軍號令混亂,又與瓦崗硬拼,兩敗俱傷之後才開始的。
實際上……若非宇文化及名分不正,又倉促北上,大隋禁軍怎麼會被瓦崗李密放倒?縱使他那時已經打下興洛倉,能收百萬難民都是不行!
而李密縱使暫時擋住了兵鋒,自身也是折損頗重,最後居然被勢力、名氣都不如他的王世充擊敗,不得不投降李唐,從而徹底失天命。
一南一北兩股最大的力量都被消耗,李閥卻佔據關中沃野千里之地,又有潼關之險,閉上門發展就是,真真是‘天命所歸’,其後內幕深深。
“話說回來!誰都知道脫產的職業士兵威力最大,但古往今來,除了朝廷禁軍之外,又有幾個能供養太多呢?”
方明眸子閃動,頗有些無奈。
畢竟,古代也是現實!兵卒訓練、還有鎧甲軍械,每日的花費都是如山如海,並且,精壯都抽走了,誰來耕種?沒有耕種便沒有糧食以及稅收,對未來的持久能力頗為不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此,每到亂世,無論梟雄明主,都必須屯田。
“五萬足夠!來年開春我便要親征巴陵!”
方明當然不會告訴這些手下他從望氣上看出楊廣命不久矣。
而宇文化及一旦掌權,也不得不北上,迴歸胡人大本營,就又肯定得與擋在路上的瓦崗發生衝突。
此是天賜良機,必須牢牢把握!
既然北方那些黑手策劃此局,令李閥崛起,方明也毫不客氣地要在當中分得一杯羹。
他這時乃是體制的最高領導者,做事自然不需別人肯定或反對,自顧自便可推行下去,連宋智都不敢多問。
“虛行之!”
方明又叫著一人。
一名中年文士模樣,面目清秀,又身負武功的人當即走了出來:“屬下在!”
“帶我去武備庫!”
方明起步便走。
……
‘吱呀!’
沉重的武備庫大門開啟,露出裡面層層疊疊的木架,還有上面以油覆蓋,保養極好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