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剛剛是因為看到那個缸才想起司馬光砸缸的,還是楊文允那個小家夥問自己,若是掉進了水缸裡又不會游泳,應該怎麼辦?
“以前文昭他爹帶著他來見我時,他只有三歲,不過三歲的他已經是很機靈的了,會朗誦一些簡單的詩詞,還搖晃著腦袋,十分認真。”
唐意喬不解,“這和他砸缸有什麼關系?”
“我說他砸缸了嗎?”
“……您沒說,但您說他是個和司馬光一樣聰明的人。”
唐意喬秀眉微微蹙起,臉蛋泛紅,爭執的模樣十分有趣,九叔笑眯眯道:“小丫頭別著急啊,我還沒把故事說完呢。”
好在楊文炎帶著幾個小的去後面玩了,否則以九叔這講故事的慢吞吞性子,唐意喬都被拖走了。
“您說。”
“後來我答應,只要他有時間去城裡,我就會花時間指點他一二,如此,到了他七歲那年,那時候他已經可以參加童生考試了,我還給他報名了,不過那一次他弟弟楊文炎掉進了河裡,只有他在一旁,可他救不了,他不會游泳,後來你知道他是怎麼救了他弟弟的嗎?”
“怎麼救的?”
九叔高深莫測的撫著自己的鬍子,睿智的眼睛緊盯著唐意喬,“你仔細想想那個司馬光是怎麼做的?”
“竹竿?”
“非也。”
“唔……不知道。”唐意喬不想動腦子了,說好的講故事,怎麼變成猜謎語了?
“繩子,他找到繩子,把他自己綁起來,然後跳進水裡把他弟弟拉了起來,順著繩子到了岸邊。”
囧!
唐意喬很囧!
“這……他那時候只有七歲,就會想這樣的辦法了?”
她這未婚夫真的這麼厲害?真的這麼聰明?
“文昭是個聰明好學的孩子,只可惜他的家庭環境害了他。”
“我聽說他考過了童生試,大約不是七歲那年吧?”
“他救了他弟弟後,兩人都發高燒,不過楊文炎恢複得快,他反倒是嚴重了,這一耽擱,就錯過了那一年的童生試。”
九叔說著,兀自坐在院子裡的椅子上,唐意喬很識趣的給他扇扇子,“九叔您和我說說楊文昭的事兒唄,我都不瞭解他。”
“他考了童生之後,我準備讓他在十二歲那年考秀才,希望他能給我爭點光,誰知江城管轄內的好幾個村子都被瘟疫偷襲了,就連城裡的一些人都沒能扛過去,那年,楊家村死了不少人,他爹也……去世了。”
“從他爹去世後,他除了守孝,還要撐著這個家,耽擱了學習和考科舉,是嗎?”
九叔沒接話,而是閉上眼睛,好似在回憶著什麼。
“楊文昭是個人才,我和他聊天時,覺得他的很多想法都特別有意思,而且也很超前,怎麼說呢,他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這是很難得的。九叔,您說呢?”
如果只會讀書的話,那就是書呆子,要會讀書,會想事兒,有遠見和思慮,才能做好一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