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藍色榥子的餐廳,武顯峰心裡更是美:林露一直記得他喜歡吃水爆肚。
林露點了清真八大碗,主食點了油香。
林露邊吃飯邊給武顯峰講嘉興的清真寺的歷史:“我們這個清真寺別看面積、規模不太大,但是很有歷史。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武顯峰一聽,來了興致,“那得去看看。”
林露說:“好,一會兒帶你去看看。”
“媽媽,我可不想去,那兒我又不是沒去過,沒什麼看頭。我吃完飯想去找朋友,我已經告訴豆子我今天回來,還給他帶了禮物。”陳一林說道。
林露知道兒子說的豆子,是他小時來外婆家時的玩伴。“行,那一會兒你先去看朋友。今天就見個面,別玩太長時間,想跟朋友玩兒的話改天再約,我們還沒見到外公、外婆呢!今天不好回去太晚。”
陳一林回答:“知道啦!”心說:你今天還不是不急著回家見外公、外婆。
三人吃完飯之後,分頭行動。
林露帶武顯峰來到清真寺。
一到清真寺,武顯峰就說:“味道很清新。”
林露說:“你說的應該是桂花樹散發的味道。”
武顯峰看看林露沒有說話,她不知道,他說的味道,是她的味道,也包括他和她一起呼吸的空氣的味道。
陳一林那個小燈泡走了,他終於可以跟林露獨處了。
武顯峰看到:這個清真寺是一座“五門一照“的江南庭院建築,南北對稱,結構十分謹嚴。
林露指著內側照壁上鑲嵌著青磚雕刻的“天方咫尺“的橫額說:“這個‘天方’,指的是教聖地‘麥加’,意思是:朝向麥加朝拜時,麥加就在咫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古寺分為兩院,林露帶著武顯峰來到北側的照壁屏對著二層的門樓,只見門楣上草書:‘真教維清’四個字。寺門前立著一對圓形石圭。門樓甬道內,庭院都是用磚石鋪地。拱形的月門將南北兩院分隔開來,北院有講經堂,南院有禮拜殿,堂與殿相通。
禮拜殿右前方有一座碑亭,林露給武顯峰介紹,“那個亭子叫‘清泉亭’。”
武顯峰對於林露的殷勤介紹很是滿意,笑道:“嗯,看到了,很有地主的自覺。”
林露被武顯峰笑得不自在:“那你自己看吧,我不給你介紹了。”
武顯峰連忙學四川話賣乖道:“要得,要得,要介紹。我告訴你,這種亭簷叫:斗拱重簷。”
“噢,很好看!”
“它不止好看,首先是一種承重結構。我出過一本斗拱結構建築畫冊,那裡面收錄了很多種斗拱建築,回家後拿給你看。”
林露說,“嗯,好!”然後又給武顯峰介紹:“你看那口井的南面立著的石碑,它兩面都刻了碑文,分別刻於明代和清代,所以被稱為“一石兩朝碑。”
到了南院的講經堂,武顯峰看到懸掛著的三幅巨匾,筆法十分蒼勁有力。中間一塊書寫“普慈特慈“,兩邊則寫“清真為本“和“真哉唯清“,兩旁立柱寫有一幅楹聯,武顯峰念道:“天經如皓日豈獨照我“,“聖道如大路不禁人行“。
林露說:“這幅楹聯寓有真主的恩慈普施萬類萬物,萬類萬物殊途同歸的涵義。裡面那個紅木的案椅,是早年間講習用的。“
“嗯,很有胸懷的詩句,境界很高。”
喜歡峰芒碧露請大家收藏:()峰芒碧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