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如果產生經典作品,大致會經過四個階段。
從作者到讀者中間一系列的主動宣傳、廣告轟炸,使人們知道有這麼一部作品面世了,好奇心被勾起,但只是這樣還不行。這部作品必須經得起品讀,否則風潮一過,便銷聲匿跡,這時候就需要藉助口碑的力量,議論紛起,口口相傳。然後成功引出下一撥推動主力——評論家,俗稱專家,引經據典,挖掘出作品各種內涵、思想性。
最難的是積累階段,這個時期數十年到數百年不等,時空不限。
能做到前兩個階段,暢銷百萬就很正常。
所以,沒有任何一名作者,敢說自己的作品將來肯定會成為經典,幾十年沒多少人等得起。
沈哲敢這樣說。
彼世從哪兒見到過一則笑話,送禮只送腦白金,送書只送《小王子》。
《小王子》出版於1943年,正值二戰時期。
50年後,法國政府將作者聖埃克蘇佩裡和小王子的形象,印到面額五十法郎的新鈔票上。
又過10年,法國為《小王子》過60大壽,並向全世界宣佈。
這部超短篇翻譯過來只有兩萬五千餘字,六七十年後全球依舊每年有上百萬冊的銷量,被讀者評選為20世紀最佳圖書。史上排名第二的暢銷圖書,僅次於欽定版英文《聖經》。
所以它是經典,是名著。
以沈哲如今的閱歷,其它名著要考慮考慮,這麼一部童話名著更符合現實狀況。因為他另一個身份就是著名童話作者。《少兒365》連載他的作品半年多,得到權威和家長們的普遍認可,創作另一部童話作品也不顯突兀。
但這又是一部獻給大人的童話書,也只有大人才懂。
這裡的“大人”帶有貶義,指那些空虛、盲目、愚妄、死板教條、孤獨、隨波逐流的成年人。
所以它並不適合所有人看,兩種人要除外。
一是完全失去童真的人;一是特別厭惡向自己說教的人。
故事也很單調,很多人讀後根本不在意,只記得某些經典語句,甚至能輕鬆背誦下來。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
“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耗費的時間使得你的玫瑰花變得如此重要。”
“倘若一個人對一朵花情有獨鍾,而那花在浩瀚的星河中,是獨一無二的,那麼,他只要仰望繁星點點,就心滿意足了。”
“在人群裡也是很寂寞的。”
“你知道的—當一個人情緒低落的時候,他會格外喜歡看日落……”
而那些剛剛告別童年、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包括文藝範們,心理防線本就不堪一擊,當他們也讀到這些話,瞬間潰堤,洪水漫延。
得到一個人的時候:“你以為你是馴服他的玫瑰,到頭來才發現,原來你是被他馴服的狐狸。”
失去一個人的時候:“至少,我還有麥田的顏色。”
經歷過一些事情,再去讀這部結構完整的短篇小說,如果躲到被窩裡偷偷大哭,不用羞臊其實很多人都這樣。
因為它是一本枕邊書。
五年讀一次,馬上會發現變了個樣子。
……
作為成年禮物,除了《小王子》別無二選。
只是飛行員的身份有些麻煩,這是文中兩條線之一,不能去掉,沈哲一直思考怎麼處理,想著想著忽然失笑。本來就是以孩子的口吻創作的一部童話作品,何必費這功夫,直接改成“昨晚我夢到一名飛行員,飛行員因飛機故障墜毀在撒哈拉沙漠”未嘗不可。
開篇寫下“獻給我們的童年,以及所有不想長大的孩子”,並且署名:沈哲·林語菡
身後林語菡皺眉道:“寫我的名字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