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學校裡,陳泰喜歡向舍友們普及心理學知識,沈哲又從中知道了這句話的另一種類似解釋。
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和經濟學方面,據說來自於聖經馬太福音裡的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其實出版行業也逃不開這個規律。
年度暢銷書榜對此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上榜的圖書將會再次迎來一撥銷售熱潮。
重度愛書人甚至會把上面的所有書籍讀上一遍,茫茫書海,普通人無從選擇,榜單是最方便的途徑。
暢銷者愈暢銷。
趕上春節大假,圖書市場也是一片鬧騰,各種促銷活動,就差沒有敲鑼吆喝了。
《東方》編輯部的全體編輯和外勤人員,都在配合博文書店忙乎這件事,沈哲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副場景。
“別看了,你如果想讓他們為你歌功頌德,我喊一聲你的名字就行!”
一大早,沈哲就被鍾離開車接到雜誌社。
沈哲被母親打扮得一身臃腫,不過就算脫光光站在當場,估計也沒幾個新進編輯能認出他。
“怎麼感覺雜誌社和我沒什麼關係?”
“哈,你看他們都在忙什麼,還不都是你那幾本書的事情,佔了暢銷榜的東風,當然要順便撈上一筆好過年。對我們聲名遠播也大有好處,新作者投稿怎麼選擇,你應該深有體會。”
沈哲點點頭,他投第一篇稿子時,也是下意識找最大的青春文學雜誌。
“我是永遠無法做到你這種成功了。”
“我這樣所謂的成功人士,生意場上一抓一大把,但能讓書迷自願重複購買書籍的作者可不多。”
“行了,咱兩就不要相互吹捧了。”沈哲調侃道。
“哈哈。”
期間有人抬頭看見總編領著一個年輕人談笑風生,只以為是來洽談業務的。
“小哲。”
“小哲。”
總編室裡,只有原來就很熟悉的幾位主編。
沈哲裝模作樣擺擺手:“大家不要客氣,這幾個月都辛苦了,我心甚悅!”
“哈哈!”
“要過年了,獎金的事怎麼說?”
大家開著玩笑,坐成一圈,臉上頗有些意氣風發的味道。
博得年度暢銷書榜頭名,對一家出版單位的意義是不小的,編輯部的來稿數量馬上提升一個數量級。用鍾離的話說,作者寫書、讀者讀書,兩者是創造者和消費者,而雜誌社和出版社包括各大書店、代理商等,都帶著被人們稱為吸血蟲的商業特徵,他當初被人叫做文化商人實在是合適的很。
所以寒暄完畢,他很快談起正事,難得人聚這麼齊。
與博文書店合作、新人扶持計劃、各地派駐人員、周邊版權開發……
洋洋灑灑說了一個多小時,等於專場述職會。
幾位主編的目光不時在總編和沈哲臉上打轉,一個慷慨激昂,另一個快睡著了。
“小哲,你覺得怎麼樣?”
沈哲身子一正,拍拍大腿,道:“好啊,說到我心裡去了!”
大家似笑非笑。
蘇薇笑著說:“剛才一進門還感覺你長大了不少,沒想到這麼快就露了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