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書的出現,每年國內還是有那麼十來本的。
但能銷售500萬冊以上的圖書,才真是可遇不可求,所以鍾離拿著稿子找來,博文書店一口應承。
作為一家獨大的連鎖書店,博文書店員工可謂見多識廣。
十二月一日這天,還是被嚇了一跳。
這是西部最偏遠的一個城市,全市也只有一家分店。
早上七點,營業員準時上班,走到書店門口的時候,看著那近千人的長龍,大家都呆住了。
“來了,來了!”
“終於來了,我從沒這麼勤快過,五點多就起床了!”
看到穿著書店服裝的營業員,排隊的人群七嘴八舌,前面的幾位開始催促他們快點。
這家書店本就不大,營業員也只有五名。
聞言苦笑道:“排隊也沒用的,你們是來買《明朝那些事兒》的吧,九點才能到貨。”
“什麼,怎麼不早說?”
“得,我是看了廣告說今天開賣,沒看到具體時間,先佔個位置,去吃早飯了。”
五名營業員互相對視。
“通知經理吧。”
分店經理是星辰傳媒在這個城市的總負責人,聽到訊息也有些不可思議,連忙放下手頭的事情,先來處理這邊的突發情況。說是突發,其實昨天已經收到了訊息,只是沒想到書迷會來這麼多。
經理畢竟是經理,一看現場人群,馬上知道配額不足,打電話向附近倉庫催貨。
分配的份額只有五百冊,現場就有近千人。
紛紛攘攘,直到上午十點左右,送貨車才姍姍來遲,等待的人群一哄而上,二十分鐘搶購一空。
“第一部你們還有麼?”
經理大冬天抹把汗,忙道:“有,專櫃還有幾本。”
“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朱棣坐在皇帝寶座上,俯視著這個帝國的一切,之前那場你死我活的鬥爭似乎還歷歷在目,但已經不重要了……”
買到書的人有的也不離去,就在現場翻開,不時低聲交流讀後感受。
“就是這個味!”
“畢竟任何董事局都不可能是董事長一個人說了算……哈哈,還是這麼有意思。”
“哈哈,現在才發現,電視劇裡賞銀一千兩被太監捧著很搞笑,那可是100斤重,想捧著首先要練過才行!”
……
“今天一則訊息震動全國,讓記者意外的是,引發這次事件的竟然是一本歷史書籍,下面請大家收看本臺記者由現場發回的報道。”
海洋電視娛樂頻道,破天荒的被文學作品佔據了。
董事會反應很快,順勢製作了一個專家訪談,所謂專家,也不知道從哪兒請了一位歷史教授。
“鄧教授,一本歷史書出現搶購風波,您意外嗎?”主持人問。
這位鄧教授當初也是明黑一員,不過現在這種情況下,肯定不能和全國讀者唱反調。
那是傻子才幹的事。
“我一點也不意外,如果你看過那篇專訪,就知道作者對歷史有些研究。”
“答非所問。”主持人暗暗吐槽,接著問:“那您覺得這部歷史書為什麼會如此受歡迎呢?”
鄧教授咳嗽一聲,緩緩說了一段話。
“首先糾正你一點,《明》一書不是歷史書,作者本人在專訪中也進行了澄清。”
“在我看來,它的成功主要因為作者在書中融入了強烈的個人情感。無論寫文章也好,寫書也罷,沒有作者的感情是沒有味道的。作者用獨特的視角,表達著自己對那段明朝歲月的思考和熱愛,像自己的孩子一般撫弄。”
“這種基於史實、合乎道義的情感融入,對歷史類作者有很大的啟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