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散心,肯定是心中有什麼需要散發。
沈哲自己並沒有察覺,反而是打電話的時候,被林語菡感覺到了。
所以相約到香山玩了一天。
離開鬧市不久,沈哲就發現這幾天的生活狀態很不對頭。
雜誌社的事情,學術界的事情,不知不覺已經被捲了進去。從“逮螞蚱”偶然想起孔子教導門徒的典故,豁然知道,自己所作的回應都是沒必要的。
順風順水長大,沒遇到過像樣的對手,忽然被人圍攻,有些亂了方寸。
孔子說的蚱蜢不可語冰,和莊子的夏蟲不可語冰不完全相同,也可以說成道不同不相為謀。
他將來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作品面世,在所難免會討部分人厭惡。
蚱蜢人骨子裡就認為一年只有三季,再爭辯又能怎麼樣?
學術界骨子裡就看不上《明朝那些事兒》,現在依然還是,丟擲幾個新觀點,也不過轉移一下他們的注意力。
忽然又想到一個笑話。
孔子、孟子、商君,三人坐而論道。
“不知為不知!”
“自感舒服才是真舒服也!”
孔孟二人對視一眼,閉目自爽。
商君罵道:“鳥!天下不清不白混濁不堪成何體統!毫無章法可循豈不是誤人子弟?”
憤然又道:“呸!偽君子!還想教化天下?”
這個笑話講的是儒法理念之爭,儒家二老中庸行道,商君堅持真理。
所以孔孟老死了,商君被人弄死了。
於是華夏人學會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當然,“子貢問時”的故事估計是後人杜撰,因為孔子向來主張不語怪力亂神。
“我肯定想老死,對不住商君了……”沈哲歪歪嘴。
學術界才幾個人,無數普通讀者都不贊同他們的看法,他何必在意。
道不同不相為謀,權當他們是蚱蜢人。
想通了一些問題,沈哲感覺身上忽然完全輕鬆了,彷彿換了個人。
“明個早上去接你,和琪小編輯已經催了好幾次了,先把童話出版的事情搞定……”
因為《舒克和貝塔》連載將近半年,攢了六十多集了,很多家長給《少兒365》打電話詢問何時出版。如今,這部童話作品早已成了全國孩童的最愛,舒克、貝塔、臭球……每個角色都能討得歡喜,情節漸漸鋪展,正義的小動物們開始和海盜戰鬥。
聽說很多幼兒園裡面,老師帶領小孩子做遊戲,也開始給他們分配故事中的角色。
開飛機的歡喜,當海盜的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