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後來文聯官方資料更為詳實、權威,業內關注才開始變弱。
又過了兩天,有本書開始引起了注意。
《明朝那些事兒》在書店官方公佈的資料中,顯得有些異常。
如果把圖書也當成一種商品,從經驗來看,前期銷售情況有高峰,也會有低谷,應該是呈波浪型。
可是這本書的銷售曲線卻是一路上揚。
“有些出乎預料,我們的老對手相幫,目的就達不成了。”韓經理嘆了口氣。
和他對話的是《華夏青年》李總監。
“韓經理,我們和星辰傳媒不是有默契嗎,為什麼要插手這次的事情?”
韓經理微微搖頭:“對手不假,有默契也不假,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們國家的情況放在這裡,任何行業都不可能出現一家獨大,精英和公眾不會同意。當初星辰海洋就是例子,那麼大的文化集團一朝分裂,你不會以為真有什麼解不開的矛盾吧。”
李總監愣道:“是自願的?”
“那誰知道,是公司上層決策。”韓經理踱了幾步,又道:“不過,我們兩家共生是無疑的,相互競爭也是現實需要,這次的事情說起來還是好事。”
“雜誌社……”
韓經理不知道想起了什麼,忽然失笑道:“小題大作,你真覺得武俠能有很大影響?”
李總監道:“可《白髮》影響已經不小……”
“一部小說撐不起單獨型別,那名作者叫沈哲吧,以後他還能創作出同質作品,甚至更好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估計他也不敢保證。”李總監笑道。
……
鍾離“需要過程”的判斷再次出現偏差,說完這話的當天,網路上就出現一撥評論。
最先對《明朝那些事兒》做出反應的,是沈哲原來的書迷群。
“本來是單純的支援沈大,看完才知道,沈大根本不需要支援……”群裡有人發聲。
“我也是,隨便瞄了一眼,然後一口氣讀完!”
“唉,真是服了沈大了,我很少看歷史作品,太難讀,這次竟然看了個通宵!”
“好了,別說這些了,行動起來吧。”
“讓那幫書呆子見識見識,沈大的書就是喜聞樂見,我決定做一輩子沈迷!”
——《如果沒看過這本書,就不算真正瞭解朱元璋》
論壇也出現各式各樣聳人聽聞的標題。
書迷們自發組織起來,幫著進行宣傳,一時間各處都能見到《明朝那些事兒》的身影。
文學論壇首先遭殃,差點被刷屏。
校園bbs也中了招。
——這不是歷史,這是勵志
——完全顛覆了我對明朝的看法
——期待沈大下一部上市,話說該是永樂大帝了,難得開國兩位雄主
由於時間尚短,長篇書評還比較少,但對書中一些零散的看法和感受開始紛紛出現。
首印百萬冊,剩餘的七十多萬三天內售罄!
最大的代理商博文書店缺貨。
“第二批二百萬吧,”鍾離在和印刷廠聯絡時,語氣盡量淡定:“二百萬,不要搞錯了。”(未完待續。)
喜歡文道宗師請大家收藏:()文道宗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