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這個當單章吧——
剛發了三江感言,然後就逼著自己刪掉四章,這就叫大喜大悲。
一個情節刪去,要補上點內容,至少前後接住。
今天都忙乎這事。
下面的原來發過,也不刪了,部分算是發洩一下情緒。
……
以下略劇透——
這幾天是書評區最活躍的一天了。
原來很喜歡看書評區,因為很多靈感都是看到讀者留言產生的哈)
試圖交流的時候,尷尬的發現根本沒人甩囧)
於是悶頭碼字。
前天某章透露出後續情節,看留言一小半都說毒,還有點詫異。
昨天上班的時候,一直想,毒點在哪兒?
因為也是剛從讀者變身作者不久,一本書可以忍受枯燥,書荒照樣能看,但絕筆忍受不了太毒。
1、主角年齡太小:
兩輩子50歲還小?或許外界不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打臉部分了。鋪墊近百章,從身披外掛到學習態度,光環加身,還不行?
2、《大學》太高階:
據說它創作於戰國初期,至宋代二程、朱熹方被單獨列出,成就四書之首。中間的一千多年裡,地位並沒有如今這麼高,它只是《禮記》中的一篇文章。何況抄出來的只是前面二百來字,要說立馬震的所有人不要不要的,不大可能,頂多驚豔。否則把戰國至宋那段時期的儒家人物置於何地?它需要時間醞釀,才會被更多人推崇。
它不是大眾文學,只要有意思,馬上一堆人願意去
劇透部分:這段情節本來大約五六萬字,估計的,大學之道出來後,參加大師有話說啊,提前被弄去燕京和那幫老頭對話啥的。當然,後續還有別的經典出世。
現在看來,要重新考慮了。
幸好情節剛露個苗頭,以上就不算劇透了。
對了,還有網路文學,設定已出,網路小說尚未出現。不排除將來某天卡文,忽然冒出來,匿名搞搞。這個真算劇透了吧?不算吧,可能根本不搞,算吧,沒有網路文學,太不地道了。
起床時,手機上拿原來的號給自己投推薦哈),看到水魚的最新國際歌一章,熱血沸騰。可惜怎麼學都學不會,想起唐朝樂隊翻唱的時候,同樣一堆人不滿意,當初唱這首歌的人,如今估計聽著也不舒服。
說說本書的創作歷程吧——